上海市農業農村委扎實開展主題教育,深入百村萬戶了解需求期盼
以“解剖麻雀”方式為鄉村精准畫像
4萬余字調研報告梳理出10來項任務清單,為有的放矢解決問題打下基礎。就民宿經營主體提出的發展困擾已有解決方案
“一生病,錢就不夠花”“適合退休后人員的工作崗位可以多一些,公益性崗位招錄要更加公平”“鄉村產業用地難”“休閑旅游時汽車無處停,餐宿無處覓”……這些,都是來自上海鄉村的真實聲音。
市農業農村委正扎實開展主題教育,結合調查問卷、座談會等方式,深入百村萬戶進行調查研究,做到問計於民、問需於民,發現真問題,真解決問題。“基於此次調研,希望找准上海農業農村發展的主要特征和問題短板,深入了解基層的需求期盼,有針對性地實施好鄉村振興各項措施和任務。”市農業農村委黨組書記、主任馮志勇表示。
以實為先擬定“上海卷”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主題教育開展以來,上海市農業農村系統強化理論學習,全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力弘揚馬克思主義學風,立足發展實際,破解瓶頸難題,進一步激發上海“三農”工作的動力活力。
今年2月初,市農業農村委開展“百村萬戶”大調研,發動機關22個處室,組織市鄉研中心、市農經站等系統事業單位,與區農口部門上下聯動,並委托上海財經大學等高等院校從第三方角度同步進行調研。
“問題導向是調查研究的重要准則,在推進的過程中,我們注重真、准、深、細、實,想盡辦法摸准農民的所需所盼。”市農業農村委秘書處處長、二級巡視員方志權告訴記者,在問卷設計環節,調研組對照中央農辦全國大調研的11項課題,歸納梳理出“鄉村產業、生活方式、生態環境、鄉村治理、鄉村文化、農民收入”六大切入點,開展深入研究。
向“全國卷”取經,並不是完全的生搬硬套,而是要充分立足實際,擬出體現地方特色的“上海卷”。就拿農民收入來說,它是調研組單獨設立出來的分課題。“農業強國的關鍵在於拓展農民增收致富渠道,讓他們也能充分享受到現代化發展的成果。因而,我們也將其作為調研的一大重點。”
如何讓很少站在聚光燈下的農民,順暢地說出心中所思所想,並不容易。分課題小組在問卷初步設計完成后,並未急於大規模鋪開,而是通過預調研的方式,在村民反饋的基礎上,對問卷加以完善。
農民收入課題組最初根據工資性收入、財產性收入、經營性收入、轉移性收入來提問,預調研后決定調整為以老年人、農業從業人員、非農就業人員為分類,根據三大群體分別擬定對應的主客觀題,並在入戶調研時採用最接地氣的方式交流溝通。
細致深入的准備,讓組員們收獲了印象深刻的生動細節,更為真實地了解到村民們的“急難愁盼”。談及收入消費水平時,有老人表示,“不敢生病,看病都貴”,也有不少老人對養老金提出了訴求,“女農民拿養老金少,還要到60歲。城裡面的女性50歲就領養老金,錢是我們的幾倍”“希望農保養老金提高到與小城鎮一樣”。
找准發展主要特征和問題短板
認清自身,找准發展的主要特征和問題短板,是上海“三農”開辟新領域的必要路徑。幾個月來,調研組走訪9個涉農區的61個鎮209個村,共發放上萬份問卷,組織召開村民、鎮村干部、專家等不同層面的座談會159次,以“解剖麻雀”的方式為上海鄉村精准畫像,為有的放矢解決問題打下基礎。
調研結果顯示,上海在土地利用、種糧意願、公共服務、農村改廁、設施管護、鄉村治理、移風易俗等方面明顯好於全國,需要繼續保持領先地位。而在農民居住方面存在明顯短板,相關訴求強烈,亟待破解。
“上海超九成農村承包地已流轉,位於全國前列,生產方式的變革直接帶動了生活方式的變革。”生活方式課題組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前,上海城鎮化率已超九成,農民生活方式並沒有簡單地朝著城市化方向演變,六成以上的受訪者首選城鄉“兩棲”的居住模式。
農民居住鄉村的願望強烈,實際條件卻不是很理想。調查顯示,57.1%的上海農民房屋年齡已超30年,近五年有9.8%的農戶參加了集中居住,即使再加大農民集中居住力度,短期內也確實難以明顯緩解這一難題。
在文化生活、進城落戶、農民養老等三個方面,上海則表現出多元化需求態勢,需要因勢利導建設,以適應發展需求。
比如,上海農民追求精神層面的享受,喜歡社交活動,傾向於現代網絡新媒體,而全國農民偏愛體鍛健身,傾向於傳統電視廣播﹔養老方面,上海和全國均有八成以上農民選擇在農村家裡養老。全國農民養老主要依托土地和房屋,上海農民養老主要依托養老金保障。
精准施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過去三年間,滬郊民宿經歷著持續的進化與蛻變,從業者們在探索市場喜好的同時,也遭遇著發展的困惑。在調研中,組員們經常收到來自民宿業主的提問:民宿管理主體多元,經常這個單位前腳來了,沒幾天那個單位又來檢查,為什麼不能組團一起來呢?
這一煩惱,即將成為過去。市農業農村委將與市文旅局牽頭,聯動其他相關方面,形成促進民宿發展分工清單,進一步規范上海市鄉村民宿經營管理,加強聯動執法,減輕民宿經營主體負擔。
這是“百村萬戶”大調研的階段性成果之一。聚焦滬郊農民所需、所求、所盼,市農業農村委已形成4萬余字調研報告,梳理出10來項下階段工作任務清單,通過出台政策文件、工作指南,以及跟蹤監督等方式,將調研成果進一步轉化為生產力。
比如,受訪者普遍認為上海鄉村產業將迸發出新的生命力與活力,吸引更多主體進入。不過,受能力、資源、資金等制約,很多問題僅靠自身難以解決,不少經營者希望引入專業機構,在品牌打造、流量扶持等方面得到相應的支持。
任務清單提出,將引入與上海大都市鄉村特色相匹配、具有較高科技含量、影響力和產業能級處於領先水平的涉農企業。建立重大項目推進制度,將投資促進工作納入市對區鄉村振興考核內容,實施挂圖作戰、定期調度,建立月度報表制度。同時,積極採取措施,引導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投入鄉村產業。
針對遠郊地區農民收入水平偏低的現狀,將進一步加大綜合幫扶力度,支持建設一批“造血”項目,完善和健全農村綜合幫扶收益分配機制。
“通過此次調研,我們要建立健全鄉村振興聯系點制度,委班子成員、機關各處室、系統各事業單位分別聯系一個村,以蹲點方式持續全面了解農業農村發展的真實情況和內在邏輯,為精准施策獲取第一手資料。”馮志勇表示。(本報記者 束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Copyright © 1997-202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