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工信廳主題教育調研組赴企業“問診”
深入一線“望聞問切”解決真問題
5月9日上午,記者跟隨省工信廳相關調研小組,來到位於南京市浦口區的華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這是一家主要從事集成電路、半導體元器件研發、設計、生產、銷售的民營高新技術企業,專項從事集成電路封裝,建廠3年年銷售收入已達14億元。
當前,高科技制造企業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推動集成電路企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但“如何轉”成為很多企業面臨的難題。去年,我省開展制造業“智改數轉”免費診斷,南京優倍自動化系統有限公司作為牽頭單位,為華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提供診斷服務。此次省工信廳上門追蹤服務效果,繼續為企業“智改數轉”把脈問診。
“服務商幫你們做了哪些事?‘把脈’效果怎麼樣?”省工信廳兩化融合推進處副處長鐘維亞直奔主題。
“南京優倍為我們制定詳細表格方案,並到各個部門一一了解情況,調研一兩個月后出具診斷報告,指出改造升級的方向。”華天科技公司項目總監朱玉平回答說,公司車間按照診斷“開方”實施智能化改造升級,不良品率、萬元產值綜合能耗均顯著降低,相比之前產量增長218%,月均產值增長180%,產品良率總體提高8個百分點。企業成功創建2023年度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廠。
參加調研座談的南京優倍副總經理葉建峰介紹,僅去年一年,公司就承接130家企業的咨詢服務,“我們的母公司本身也是制造企業,對‘智改’過程中的問題了解較深。優倍主要從質量、成本、效益三方面對企業展開‘望聞問切’,給出相關‘診斷報告’。”
我省是較早啟動“智改數轉”服務商培育的省份之一。為更好對“智改數轉”進行“輔導”,省工信廳專門設立“智改數轉”服務商“資源池”,像優倍這樣的“入池”服務商,眼下已有近千家。目前,“入池”服務商分為智能裝備服務商、網絡服務商、系統解決服務商等7大類型,實施動態管理。
“企業‘智改數轉’還有哪些難點、卡點需要我們協調幫助?”鐘維亞追問。
“有!我帶大家去看看。”朱玉平直言不諱。跟隨其腳步,調研組一行來到企業制造二部生產車間。隔著玻璃,可以看到一排排打線機。“‘壓焊’工藝是封測廠能力最主要的體現,像這樣的設備全廠有2000台,佔整個廠區投資的一二成。”朱玉平指著一台機器介紹說,現在單個工序實現完全自動化,但在兩個工序之間的“換料”環節,依舊需要人工操作,如果加裝自動化裝置,可以大幅節省上下料時間和人工成本,提升產線效率。
“江蘇是封測大省,華天的自動化程度相對較高,如果有專門的焊線自動化服務商,有望率先解決這一行業難點。”朱玉平建議,在7類服務商的基礎上,未來服務商類型可以更細化,分行業設立“資源池”。
“你們的意見非常寶貴,這也是我們下一步要做的事情。”鐘維亞表示,省工信廳制定免費診斷工作指引,進一步規范診斷流程,遴選優秀服務商,強化過程監督,提高診斷服務質量。“接下來有需要政府部門‘牽線搭橋’的地方,可以隨時聯系我們!”
省工信廳兩化融合推進處王瓊瑤給企業送上《江蘇省集成電路行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實施指南(第三版)》,“上面內容很詳盡,供你們參考。”
當天下午,調研組回到省工信廳后,第一時間將調研情況匯報給分管副廳長徐軍。
“堅持主題教育與業務開展雙融合,圍繞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深入基層和企業一線開展調查研究,主動幫助企業解決‘智改數轉’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推動制造業‘智改數轉’走深向實。”徐軍表示,針對中小企業“不願轉不敢轉不會轉”的問題,今年省市將協同組織“智改數轉”服務商,圍繞車間、工廠和數字化應用三個方向,編制細分行業“智改數轉”實施指南,深入開展制造業“智改數轉”診斷工作,為1.8萬家中小企業免費提供“一企一策”數字化轉型方案,並組織“智改數轉”政策解讀會、行業專題交流會、供需對接等各類活動,既給廣大制造業企業“把好脈”又能“開良方”。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省工信廳制定《關於大興調查研究的實施方案》,圍繞省委“三進三解”調研活動要求,結合推動集群培育、創新驅動、“三化”提升、數實融合、企業服務、產業治理等重點任務,形成44項調研重點課題,聚焦解決“真問題”,避免“一陣風”,精准深入,切實提升調研質效。(本報記者 付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Copyright © 1997-202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