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看一看細節,多解決一些問題”
江蘇省主題教育第一批參加單位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
進鄉村社區、進廠礦企業、進學校院所﹔開展體驗式調研、舉行座談交流、發放問卷調查……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我省第一批參加單位認真落實黨中央和省委關於大興調查研究的部署要求,圍繞“三進三解”深入調查研究,在各級黨組織領導班子帶頭調研的同時,推動黨員干部扑下身子、沉到一線摸實情謀對策,著力推動解決一批發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層所盼、民心所向的問題。
“能現場解決的,我們就現場解決”
5月10日,省市外辦主題教育調研組來到南京市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就如何改進完善因公出國(境)管理,更好服務“走出去”企業招商引資開展調研。“我們今天來,就是為了多看一看細節,多解決一些具體問題,特別是要探討如何全力推進貿易和投資領域對外合作,暢通溝通渠道,為企業‘走出去’提供優質服務。”省外辦黨組書記、主任孫軼開門見山。
“我先看看招商團組准備的材料,有哪些是可以優化改進的。”在開發區管委會,孫軼和調研組一行站在電腦前,一頁頁地查看申報材料,不時交流意見,“有些申報信息過於詳細,有核心要件就可以,要從‘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間’入手,進一步優化工作流程”。
隨后的調研座談會上,參會的科研機構和企業代表直奔問題,直言不諱說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困惑和期盼。南京榮英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的代表提出:“我們是一家從事自動化設備研發制造的初創企業,隨著業務的拓展,我們也希望‘走出去’,近期還計劃去巴西參展,希望能推薦相關對接渠道和信息。”南京市外辦黨組書記、主任林武平立即答復:“我們會盡快與市貿促會對接,提供更多信息,企業的合理需要,我們全力支持。”
不知不覺,兩個小時的座談很快結束。“能現場解決的就現場解決,現場解決不了的我們帶回去研究。”返程路上,大家還在車上繼續討論。“建議搞一個問卷調查,找兩三百家企業,問問辦理簽証都有哪些問題。總之,大方向就是要最大程度便利商務往來。”孫軼說。
“要舍得花時間精力研磨、下苦力蹲點”
如何做好太湖藍藻治理與資源化利用?如何統籌推進太湖藍藻治理與周邊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4月以來,省環保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方斌斌多次帶隊前往太湖沿岸展開實地調研。
4月24日,太湖西岸宜興段水面上,水上打撈平台隨著水波輕微搖晃。江蘇環工太湖生態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付益偉打開蓋板,伸手撈起一勺藍藻。“現在這片湖域藍藻還多嗎,打撈一次總共要多久?”藍藻被打撈上岸后,方斌斌走上前,一手摸了下勺裡的藍藻,一邊發問。“今年藍藻量比往年少了不少,我們每天會根據藍藻情況調整平台打撈泵,加上智能監控系統的幫助,打撈效率比之前快不少了。”付益偉回應。
“將藍藻及時從湖體中打撈出來是現階段最為直接、快速的內源減負防控手段,這幾年太湖藍藻現象好多了,但現在打撈量還是太低了些。”上岸后,方斌斌邊走邊和同事們討論交流,“太湖藍藻打撈地區主要在無錫市區、宜興市、常州市武進區、蘇州市四地,主要靠移動吸藻船、吸藻泵水上固定平台或陸上固定點打撈,局部區域採用人工打撈。目前受經費等各種因素影響,藍藻打撈僅作為防控藍藻水華聚集的應急措施。”
“開展調查研究,根本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要舍得花時間精力研磨、下苦力蹲點。”方斌斌感嘆,幾趟調研跑下來收獲不少,調研結果顯示,我省環太湖地區現有的藻泥利用處置設計規模總計18.3萬噸/年,相比2022年太湖藻泥產生量8.69萬噸,現有藻泥利用處置能力尚有不少富余。方斌斌說,省環保集團要堅決扛起太湖治理政治責任,加快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發和運用,加強與一流科研單位在重點實驗室建設、關鍵技術攻關、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合作,統籌推進藍藻治理與太湖周邊生物多樣性保護,加大力度改善太湖水質,守護一湖好水、萬頃碧波。
“下基層調研,既要‘身入’也要‘心到’”
自4月中旬開始,省地質調查研究院黨委領導班子成員帶隊組成6個調研組,一個多月來先后到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南通、揚州、武漢等地開展調研交流19次,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一次調研,就是一次“解剖麻雀”的過程。在常州,省地質調查研究院黨委書記謝興楠帶隊來到金壇茅山東麓國土空間生態綜合整治實施項目。“如何把我們的林業、礦山資源與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綜合整治結合起來,形成新的生態產品,我們不僅需要新的理念,更需要全方位的技術支持。”在茅山三角山北側廢棄採礦宕口,金壇茅山旅游度假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向調研組直言。“我們這次來,就是想聽聽你們的需求,如何進一步發揮技術優勢,助力金壇開發、利用好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資源,創新聯動協同,形成保障合力,精准支撐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在深入交流中,謝興楠一行把對方的困惑和建議詳細記錄下來,帶回去后認真梳理思考。
身挨身坐、心貼心聊,才能聽到最真實的聲音。在無錫,省地質調查研究院院長朱錦旗帶領調研組先后到自然資源部國土(耕地)生態監測與修復工程技術創新中心實驗基地、宜興太華天然富硒產品生產示范基地、茂華村書記工作室走訪調研,廣泛問需問計、征求意見建議。如何進一步把富硒產業建好建強?怎麼更好助力產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在一次次交流中,答案更加明晰。朱錦旗說,“調研中,我們更加充分地了解富硒示范中心區茂花村發展以及地質工作助力糧食安全和鄉村振興情況,為用好創新中心平台載體,打造地質科技創新工作服務全省優質資源開發、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等工作理清思路。”
“下基層調研,既要‘身入’也要‘心到’,我們還將把調查研究與‘我為群眾辦實事’等相結合,真正把問題挖掘出來,把意見反映上來,把經驗總結出來。”省地質調查研究院副院長陳火根說。(本報記者 林元沁 衛鑫 陳珺璐)
Copyright © 1997-202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