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丨用好調查研究傳家寶

2023年07月04日08:47 | 來源:《瞭望》
小字號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調查研究是一門大學問,也是黨員干部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隻有不斷提高調查研究能力,才能使各項決策和各方面工作更加符合實際情況、符合客觀規律、符合人民意願

各地黨委政府圍繞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高質量發展,辦公室坐得少了,現場跑得多了。各級干部直奔問題去,開展問題大梳理、難題大排查,著力打通貫徹執行中的堵點、淤點、難點

以掌握新局面、發現新情況、答好新課題為目標,各地不斷改進調查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調研對象的廣泛性、調研內容的針對性、調研方法的科學性,將傳統調研方法和現代調研手段相結合,將微觀調查和宏觀調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提高調研工作效率和調研成果質量

調查研究,基礎在“調查”,關鍵在“研究”,根本在找到解決實際問題的良策

下高樓、出深院,走進工廠車間、田間地頭、校園課堂、居民社區……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廣大黨員干部按照“深入調查研究”“改進調研方式,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提高調研成果質量,切實把調研成果轉化為解決問題、改進工作的實際舉措”等要求,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以深化調查研究推動解決發展難題。

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調查研究是一門大學問,也是黨員干部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隻有不斷提高調查研究能力,才能使各項決策和各方面工作更加符合實際情況、符合客觀規律、符合人民意願。

近期,《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深入基層,與各地干部群眾、專家學者深入交流,了解各地在主題教育中大興調查研究的具體實踐。受訪黨員干部表示,必須深刻領悟調查研究這一傳家寶的思想精髓,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到實處。

問題導向找准真問題

6月上旬,一場氣氛熱烈的座談會在天津市高院舉行。提出意見的是天津市11位企業家,聆聽記錄的是天津市委統戰部、天津高院、天津市工商聯等部門。兩個小時討論中雙方話題就一個:如何打造良好法治環境,推動法治民企建設。

一位參會企業家表示,民營經濟發展和民營企業營商環境建設備受關注,“法治環境是最大的營商環境,也是民營企業家最為盼望的市場環境。這次座談會抓到了我們關注的焦點問題。”

調查研究是獲得真知灼見的源頭活水。調查什麼,研究什麼,是首要問題。“調查研究必須找准真問題,最忌諱大而化之地泛泛調研。應結合中央要求和本地實際確定調研內容,突出重點、直擊要害,破解改革發展過程中的真題、實題、難題。”陝西省社會科學院院長王飛表示。

記者走訪各地發現,各地黨委政府圍繞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高質量發展,辦公室坐得少了,現場跑得多了。各級干部直奔問題去,開展問題大梳理、難題大排查,著力打通貫徹執行中的堵點、淤點、難點。

陝西省提出,對制約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堵點問題、基層反映強烈的痛點問題、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長期懸而未決的難點問題、存在風險隱患的焦點問題,深入調查、全面研究、靶向發力、定點爆破。

西安市的房地產領域,存在一些群眾關切的難點痛點。西安市住建局副局長張小波說,西安市住建局在制定大興調查研究工作方案時,緊緊圍繞職能職責,將“保交樓”納入主題教育專項整治,用工作成果檢驗主題教育成效。

通過走企業、訪項目、問群眾,西安市住建局開展了五輪風險排查,查清全市77個住宅項目、5.39萬套房屋存在的問題和主要矛盾,為實現“一樓一策”解決問題奠定了基礎。

西安市住建局房地產市場處負責人介紹,以西安高新區蘇寧雲著項目為例,規劃房屋總戶數1928戶,合同約定2022年6月30日交付業主。2020年11月,該項目因資金鏈斷裂,工程進展滯緩,發生間斷性停工,導致延期交房。為了啃下這個硬骨頭,住建局聯合公安、資規等多個部門,多次赴項目現場、集團總部走訪,與企業、業主座談,通過多種手段加強資金監管和追繳,截至目前,所有房屋已全部竣備交付。

山東省提出,在調研中正視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把情況摸清、把問題找准、把對策提實,在調研中勇於涉險灘、破難題,推進工作、戰勝困難。

在山東煙台八角灣新城,煙台大學開發區科教園區的施工現場一片繁忙。現場2500余名施工人員、近百輛工程機械緊張作業,加緊推進科教園區工程建設收口工作。按照計劃,佔地610畝的一期項目,將在今年9月迎來首批大學生入駐。

煙台大學在調研中發現,一些建有新校區的兄弟院校由於沒有提前確定入駐學院或學科,新校區存在“建成即改造”情況。為此,煙台大學成立工作專班,加強問題研究,將11個部門和學院的109條變更優化意見全部落實,最大限度保障了工程建設與各單位入駐實際使用需求之間的穩妥銜接。

在天津,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正在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方式,開發多模態大模型,進一步提高調查研究質量。

該中心數據智能部部長康波介紹,與座談會、調查問卷等傳統調研方式相比,生成式人工智能輔助調研有兩項優勢。一是可以同時與成千上萬名調研對象交流,更加及時地了解群眾的最新訴求﹔二是避免了群眾當面反映情況時的顧忌心態,可以聽到更多真話、實話。

“發現問題的能力,是領導干部的基本功。找准真問題的能力,是優秀領導干部的必備素質。”長安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萬金鵬說。

目標導向改進調研方式

“綜合運用座談訪談、隨機走訪、問卷調查、專家調查、抽樣調查、統計分析等方式,充分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開展調查研究”,這是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中列舉的調研方式,目的在於提高調查研究的科學性和實效性。

記者了解到,各地在主題教育中,以掌握新局面、發現新情況、答好新課題為目標,不斷改進調查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調研對象的廣泛性、調研內容的針對性、調研方法的科學性,將傳統調研方法和現代調研手段相結合,將微觀調查和宏觀調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提高調研工作效率和調研成果質量。

注重“走出去”學經驗,“沉下來”找方法,線上線下齊發力……一些地方著力拓展調研渠道、豐富調研手段、創新調研方式。

山東省教育廳將信息化手段作為調研中發現問題的抓手,搭建“接訴即辦”平台,全省超過150所高校完成省校平台對接工作,實現省平台與各高校平台數據歸集、互聯互通。相關部門利用大數據定期梳理師生反映比較集中的普遍、共性問題,分析研判師生需求和工作盲點,從源頭上及時回應師生關切。

身入基層、心入基層,與群眾面對面交流,有助於精准把診問脈。

2023年,山東小學新入學適齡兒童預計將增加56萬人,同比增長41.1%,136個縣市區中有103個存在學位缺口。

直面老百姓關心的“教育資源不足、分配不均”等問題,山東省教育廳採取“四不兩直”式調研,深入學位壓力較重的地區和學校了解情況,認真尋找解決辦法,通過“內挖外拓”等方式綜合施策,應對小學入學高峰挑戰。截至5月底,山東各地已儲備28.41萬個秋季學期小學一年級學位,已有33個縣市區完成秋季所需學位儲備。

隨著互聯網深度改變日常生活,網絡成為群眾反映問題、表達訴求的重要渠道。走好網上群眾路線也是行之有效的一種調研形式。

近日,天津市舉辦了一場“團聚青春智繪濱城”高校學子走進濱海新區活動。為提前摸清大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參與需求,濱海新區團委在活動舉辦前面向京津冀地區13所高校發放了調查問卷。

“我們一共回收了有效問卷4300多份。通過分析問卷可以發現,68%的大學生對活動的期望是獲得有用的招聘信息。”濱海新區團委書記詹越說,根據調研結果,濱海新區團委在游覽線路中增加工業游,重點向高校學生介紹當地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情況,還增設了線上線下同步的招聘會,顯著提高了活動滿意度。

結果導向加強調研成果轉化

調查研究,基礎在“調查”,關鍵在“研究”,根本在找到解決實際問題的良策。隨著主題教育的深入開展,各地各部門正在圍繞調研發現的問題,逐一梳理形成問題清單、責任清單、任務清單,建立調研成果轉化運用清單,評估調查研究的成效。

在山東濰坊臨朐縣,當地組織部門通過問卷調查、走訪座談等形式開展調查研究發現,干部“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沒比較”問題一直未得到很好解決。經過深入分析,臨朐縣委組織部認為,出現這一問題的關鍵原因在於作風不實、機制不暢。

對此,臨朐縣專門設立了“擂台比武”機制——縣級干部、“一把手”、中層干部按照月度、季度分級分類參加打擂,把自己的工作業績亮出來。“打擂守擂,不僅晒出干部干了什麼,還能賽出工作成效如何,激發起比學趕超、互學共進的工作激情。”山東濰坊臨朐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潘錫才告訴記者。

調查研究的最終目的,是推動實際問題解決。記者發現,隨著主題教育的深入推進,一些地方和部門正在將調研成果轉化為指導實際工作的政策措施。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農業農村部分批派出黨員干部近900人次,赴30個省份、650多個縣開展調研,系統梳理“三農”領域重點工作開展情況、面臨的重點難點任務、關鍵緊迫問題、農民急難愁盼等。

其中,農村社會事業促進司聚焦健全農村改廁長效管護機制,深入河北、貴州、山西等地了解戶廁后續管護等方面的難點問題和意見建議,總結提煉地方好經驗好做法,推介了一批基層探索的典型模式。

5月底,全國農村廁所革命現場會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縣舉辦。農村社會事業促進司提出,各地立足自身實際從這些經驗做法和典型模式中找到借鑒,解決群眾實際問題。

“各家院落格局、房屋設計都不一樣,今后我們會更有針對性地指導農戶對廁所進行管護。”平山縣講裡村黨支部書記郝利剛說。

在天津,聚焦建設工程項目依然存在的土地出讓速度慢、整體設計周期長、施工進場前置環節多等難點堵點問題,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充分調研基礎上,於6月中旬推出優化建設項目全流程審批服務4.0版,明確了“項目從拿地到開工全流程用時不超過100個自然日”的審批改革目標,制定出12條項目建設快批快辦創新舉措,大幅提升天津經開區工程建設項目整體審批效能。 (採寫記者:張京品 李亞楠 王井懷 蕭海川 於文靜 李雄鷹)

來源:《瞭望》2023年第27期

(責編:王珂園、宋美琪)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