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個重點調研課題助力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把調查研究貫穿主題教育始終
河北日報訊(記者馬朝麗)“三夏”期間,省農林科學院小麥專家李輝異常忙碌。作為河北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小麥創新團隊首席專家,他組織12個小麥收獲專家指導組,奔赴全省66個縣(市、區)的1900余個村,分地塊全程為麥收工作提供精准技術指導。同時開展田間測產,進行品種、技術措施和不利天氣對產量的影響評價等活動。
“我們在調研中發現,種植戶最關心的夏收問題包括畝產要高又要適時安全收獲、農機收獲速度要快又要減損、倒伏麥田如何機收等。”李輝說,夏糧是河北全年糧食生產的第一季,約佔全年糧食總產量的40%,專家指導組圍繞群眾所想所盼開展技術指導,助力奪取夏糧豐收。
“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事關千家萬戶,是最基本的民生。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省農林科學院堅持問題導向,增強問題意識,將調查研究貫穿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全過程。為助力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他們緊緊圍繞破解制約河北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卡脖子”問題和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確定了67個重點調研課題,作為農業科研工作的切入點、發力點。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省農林科學院以現代種業創新、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農業生物育種為重點任務,加快培育適於省情需要的農作物和經濟作物新品種,做強種業“芯片”。持續加強主要作物、蔬菜、果樹等生產技術體系研發,為相關產業發展和重要農產品供給提供技術支撐。聚焦綠色生態農業,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進農業綠色發展。關注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加大國家、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報力度,全面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加強全省農業科研“一盤棋”建設,探索協同攻關新模式,首批省市農科院合作的8個育種項目已完成。
鹽鹼地綜合利用是一個戰略問題,必須做好鹽鹼地特色農業這篇大文章。近年來,省農林科學院已選育出小麥、大豆、高粱、水稻、棉花、油葵、蔬菜、果樹等70余個耐鹽鹼新品系、12個新品種。下一步,在系統開展鹽鹼地土壤類型、面積、分布及利用等現狀調查基礎上,該院將充分發揮科技創新關鍵作用,聚焦高產穩產、優質專用、耐旱節水、抗病虫、抗逆、適宜全程機械化作業等優異特性,繼續選育具有高經濟價值、綠化生態價值的耐鹽鹼植物新品種,加大鹽鹼地綜合利用技術研發和鹽鹼地農業綠色投入品研究,加強鹽鹼地生產模式研發與推廣,為促進鹽鹼地特色產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以服務河北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為目標,加快自主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應用,促進特色產業發展、農民持續增收。加強示范基地建設,開展糧食作物大面積高產創建,服務全省糧食豐產豐收。打造一批設施蔬菜、雜糧、棉花、果品、中藥材示范基地,拓寬農民致富渠道。深化院地科技合作,持續做好與秦皇島市、平山縣、寧晉縣等地的“定制化”服務,服務農業特色產業發展。加強科技引領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協助規劃鄉村發展,探索構建新型產業發展模式,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努力打造科技引領型鄉村振興典型樣板。
“切實推動主題教育取得實效,我們明確樹立以學促干的鮮明導向,已健全完善量化考核機制。堅決抓好調研成果轉化運用,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以推進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檢驗主題教育成果。”省農林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張鐵龍表示。
Copyright © 1997-202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