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性植根於中華文明深處(學術隨筆)

韓建業
2023年08月14日08:0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深知和平之寶貴。和諧穩定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生活方式,和平共生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處世之道,和合仁善是中華文明幾千年來的文化基因。在長期發展中,中華文明形成了特有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協和萬邦的國際觀、和而不同的社會觀、人心和善的道德觀、和平正義的戰爭觀,和平性植根於中華文明深處。

中國古人認為,天地化育萬物、誕生人類,天地人互相聯系。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強調普遍聯系和整體思維,將自然之道和人間倫理有機聯系起來。宇宙萬物、人類社會既千差萬別又是一個統一整體,和合相生、生生不息。這一宇宙觀蘊含著順應自然、敬畏自然、敬畏秩序的文化基因。和諧、穩定、秩序是中華先民史前時期就形成的生活方式,並一直延續下來。比如,考古發現表明,八千年前西遼河流域興隆窪文化的村落裡房屋成排分布,六千多年前黃河中游仰韶文化的姜寨等村落裡房門朝向中央廣場,都顯示出社會內部崇尚集體利益,社會秩序井然。八千年前黃河流域裴李崗文化等的墓葬排列整齊,已有“族葬”習俗,將現實社會秩序延伸到身后世界。無論是聚落、墓葬的排列有序,還是都邑的中軸對稱,禮器的成組成套等,都體現出中國人對秩序和穩定的不懈追求。

中國古代主張天下萬邦和諧相處、和合共生,不濫殺無辜、不絕人祭祀,形成了協和萬邦的國際觀。比如,西周建立后不但封商人后裔於宋,而且神農、黃帝、堯、舜、禹之后也都各有封地,這與侵略擴張的帝國觀有著重要區別。早期中西文化交流在五千多年前就已經出現,中國在西傳彩陶、黍、粟等的同時,也接納了西來的綿羊、黃牛、小麥、冶金術等。漢代絲綢之路開通以后,絲綢、瓷器、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鑄鐵技術等生活用品和民用技術從中國傳到西方各地,傳播方式是和平交往和商業貿易而非侵略戰爭。與其他文明交流互鑒、和平共生,是中華民族一以貫之的處世之道。中華文明的發展,正是不同文明通過相互對話、相互交融獲得共同進步的例証。當今世界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2500多個民族和多種宗教,不同文明各有特色、各有優長。彼此尊重、相互依存,包容互鑒、共同發展,人類文明才能不斷發展進步。

和平也是中國倫理和思想的重要准則。中國人對和平的追求還體現在社會觀和道德觀上。“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羹之美,在於合異”。中國地理環境廣闊多樣,族群文化多姿多彩,但在距今六千年左右就形成了早期中國文化圈,各民族在長期發展中形成了強烈的共同體意識、共同價值追求和文化認同,這是和而不同觀念發展的必然結果。五音相和才有旋律,五味調和才成美味。和而不同是人類社會和諧穩定的秘訣。上善若水,仁者愛人。從善愛自身、家人推及仁愛他人、社會,這是中華民族美德的核心內容。和平與“仁”的價值相結合,通過對他人的關心關愛踐行和平性的理念。在過去兩千多年時間裡,中國在多數時期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但中國沒有對外擴張和殖民,這是中華民族和善友愛的証明。

當然,戰爭有時是難以避免的,和平性並不意味著懦弱。中華民族一直以來秉承和平正義的戰爭觀。中國人深知“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的道理。文武之道,先文后武,先禮后兵,不挑起戰爭,也不畏懼戰爭,戰爭必出於正義、為了和平。

中華文明何以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原因是多方面的,深厚的農業基礎是孕育和平性的重要土壤。可以說,和平是中華文明從源頭開始的內在追求。中國大部分國土位於氣候適中的中緯度河流地區,具備農業發展的良好條件。農業生產需要較長周期,種子的選育、土地肥力的維持、生產工具與設施的制備、水利設施的建造維護、生產經驗的傳承等,都需要長期穩定的社會秩序。中國古代有著世界上最大范圍的農耕區,加上“南稻北粟”農業結構體系的互相補充,以及小麥等農作物的傳入,糧食來源相對穩定,為穩定定居、和平發展奠定了基礎。中華先民眷戀故土,大多數情況下的遷徙不過是農人對新耕地的開墾,在漫長歲月中形成了追求秩序、穩定內斂、愛好和平的文化性格。

和平使文明成果得以長期保存,和諧使文明得以穩步向前,和平性為中華文明綿延不絕發展提供了保障。今天,我們依然走在和平發展的寬廣道路上,以和平的方式實現了一個超大規模國家前所未有的發展。中國和平發展成功的各項原因背后都有中華文明智慧的光芒,都是我們文明基因與現代精神的結合。我們要始終堅守並不斷激活和平的文明基因,同一切進步力量攜手合作,推動不同國家、不同文明在平等、互鑒基礎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開辟人類社會更美好的未來。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 人民日報 》( 2023年08月14日 09 版)

(責編:王子鋒、宋美琪)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