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基礎研究是世界科技強國建設的必由之路

竇賢康
2023年08月14日08:24 | 來源:學習時報
小字號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居於核心地位。當前,國際競爭和外部遏制打壓形勢嚴峻,歸根到底是科技競爭、是基礎研究之爭。2016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而奮斗”,並提出了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三步走”的戰略目標。2023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加強基礎研究,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迫切要求,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必由之路。這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基礎研究對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重大意義,深入分析了當前我國科技創新和基礎研究面臨的新形勢和新挑戰,對基礎研究工作提出了新任務和新要求。

深刻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論述對基礎研究提出的任務要求

從人類發展史來看,在世界格局的演變過程中,扎實推進基礎研究的國家,往往能夠及時抓住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機遇,率先邁入現代化發展階段,成為人類社會前進的推動者和引領者。近代科學革命以來,部分西方國家始終高度重視科學研究,保持對基礎研究的穩定支持,無論是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方面,還是在技術創新方面,均佔據絕對優勢地位,不斷完善國家創新體系,有效支撐和引領產業技術變革。我國基礎研究雖然取得顯著進步,但同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存在明顯的差距。應對國際科技競爭、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迫切需要加強基礎研究,從源頭和底層解決關鍵技術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四個面向”,堅持目標導向和自由探索“兩條腿走路”,把世界科技前沿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結合起來,統籌遵循科學發展規律提出的前沿問題和重大應用研究中抽象出的理論問題,凝練基礎研究關鍵科學問題。這一重要論述是對國際科技創新競爭態勢的深刻洞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學科交叉融合不斷發展,科學研究范式發生深刻變革,科學技術和經濟社會發展加速滲透融合,基礎研究轉化周期明顯縮短,國際科技競爭向基礎前沿前移。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科學技術快速進步,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試驗發展三類研發活動的非線性互動、融通創新的趨勢特征越發顯著,交叉科學和跨學科研究已成為推動基礎研究發展的重要內因。全球性挑戰深刻影響並加快重構國際科技合作格局,國際合作“區域化”趨勢凸顯,世界科學中心正由單中心主導走向多中心並存。我們要直面國際科技競爭帶來的挑戰,抓住機遇,強化基礎研究前瞻性、戰略性、系統性布局,既要勇於探索、突出原創,又要應用牽引、突破瓶頸。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深化基礎研究體制機制改革,發揮好制度、政策的價值驅動和戰略牽引作用”,為我國基礎研究改革發展明確了方向。在基礎研究頂層設計方面,強化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組織領導,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加強基礎研究納入科技工作重要日程,加強統籌協調,加快形成科技創新的“全國一盤棋”格局。在基礎研究資助管理方面,充分尊重科學研究靈感瞬間性、方式隨意性、路徑不確定性的特點,讓領銜科技專家有職有權﹔同時,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領域和頂尖水平,樹立敢於同世界強手比拼的志氣,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在科技資源上快速布局。在穩步增加基礎研究財政投入方面,通過稅收優惠等多種方式激勵企業加大投入,鼓勵社會力量設立科學基金、科學捐贈等多元投入,提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其聯合基金資助效能,建立完善競爭性支持和穩定支持相結合的基礎研究投入機制。在基礎研究國際合作和開放共享方面,積極構筑國際基礎研究合作平台,設立面向全球的科學研究基金,加大國家科技計劃對外開放力度,拓展和深化中外聯合科研,前瞻謀劃和深度參與全球科技治理。

強化政治擔當,將黨中央關於科技創新和基礎研究的各項決策部署轉化為科學基金的行動方案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基礎研究,為科學基金推動基礎研究實現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論述,切實增強主動性和緊迫感,准確研判基礎研究發展面臨的新形勢,准確把握新時代對科學基金工作提出的任務要求,直面深層次問題,主動開拓創新,提出適應新時代科學基金發展的新思路,將習近平總書記指明的方向創造性地轉化為科學基金的行動方案。

近年來,面對激烈的國際科技競爭,一些國家和國際組織高度重視基礎研究,其科研資助機構紛紛推出新的發展戰略,調整資助政策,加大改革力度,增強基礎研究投入,以維護其科技創新領域的領先地位。其核心舉措包括:一是增加基礎研究經費投入。二是強化關鍵技術領域基礎研究,支持重點技術領域的研發和商業化,加速人工智能、量子計算、先進制造等關鍵技術的創新與應用。三是加強對青年人才的支持和引導。如面向本科生、研究生和青年研究人員等不同發展階段的人才提供學術咨詢、獎學金、補助金及培訓項目等多樣化的支持。四是強化科研安全管理,科研倫理、科研誠信、科研評價和開放科學在國際科研合作中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

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針對當前我國科技發展的新態勢和全球科技競爭的新環境,黨中央決定進一步理順科技領導和管理體制,加強對科技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繼上一輪機構改革后對科技領域再次作出改革部署,更好統籌科技力量,統籌解決科技領域戰略性、方向性、全局性重大問題,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本次機構改革之后,自然科學基金委將肩負起資助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培養造就科技創新人才的職責任務。自然科學基金委全體黨員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站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的高度來認識機構改革,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折不扣地落實改革。

堅持基礎研究“兩條腿走路”,強化資助基礎研究的主渠道作用

自然科學基金委要以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為契機,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四個面向”,堅持基礎研究“兩條腿走路”,牢牢把握自然科學基金戰略定位,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推進機構改革任務落地見效。持續優化科學基金資助管理體系,不斷強化自然科學基金委資助基礎研究的主渠道作用,筑牢基礎研究人才隊伍基礎,夯實科技自立自強根基。

一是持續加強基礎研究。我國科技創新正向並跑、領跑轉變,需要進一步拓展科學新疆域,逐步成為世界科學中心。自然科學基金要鼓勵自由探索、突出原創,穩固資助基礎研究的“基本盤”,激勵廣大科研人員勇闖科學“無人區”。不斷優化有利於原創的評審機制,完善對原創性、非共識、變革性創新研究的支持。保持科學家自主選題類項目經費總佔比穩定,持續優化基礎學科布局,構筑全面均衡發展的高質量學科體系。同時,以基礎研究前沿探索為牽引,加強科學儀器、科研手段的體系化研制,為科學研究提供更多“利器”“重器”。

二是積極謀劃應用基礎研究。我國在建設科技強國的道路上,迫切需要從要素、技術驅動向科學驅動的創新發展轉變。自然科學基金要加強科學、技術、工程系統布局,加大戰略導向的體系化基礎研究部署力度,系統謀劃應用基礎研究的資助模式。完善基礎研究多元投入機制,搭建連接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弱與工程技術創新要求高的橋梁,充分調動企業與地方資金投入基礎研究,通過完善“答卷”與“閱卷”機制,遴選優秀“答卷人”,支持科研機構、高校同企業開展聯合攻關,提升聯合基金資助效能。發揮專家咨詢系統優勢,瞄准未來科技前沿,變革重大類型項目,完善科學問題凝練機制,加強前瞻性戰略部署,夯實承擔國家重大任務制度基礎。充分利用科學基金覆蓋全面的學科建制,發揮支持交叉科學和跨學科研究傳統優勢,推動構建學科交叉協作攻關平台,組織多方科研力量,瞄准應用場景驅動的重大科技問題綜合性、交叉性特征,以服務國家戰略為引領,協同攻關關鍵核心技術。

三是突出基礎人才培養。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布局的工作部署,把人才資助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提高基礎研究人才質量。前移自主端口,進一步探索對青年人才採取更有力、更直接的資助模式,培養年輕一代理工科人才的科學素養和自主研究能力,為構建高質量基礎研究人才隊伍提供“源頭活水”。推動構建基礎研究人才的長周期培養機制,加強人才項目的結題管理與評估淘汰,對完成優秀的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開展延續資助。

四是大力營造風清氣正的科研生態。科學基金項目的公正評審,事關優秀人才能否得到及時有效的支持,事關國家科研事業的發展大局,事關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的實際成效,必須主動作為,採取有力有效的應對措施。深入推進評審專家被“打招呼”專項整治,強化正面引導、做到極限防守、堅持嚴肅懲戒,為科研工作者心無旁騖地開展研究創造良好環境。構建符合基礎研究規律的評價體系,平衡好競爭性支持和穩定支持,完善基礎研究差異化評價機制,賦予科技領軍人才更大的項目經費支配權和技術路線選擇權。深入實施科學基金學風建設行動計劃,堅持科學監督與誠信教育相結合,統籌推進教育、激勵、規范、監督、懲戒五位一體學風建設工作格局。

五是構筑新型國際基礎研究合作平台。科學基金由於具備學術性、公益性和國際通行性等特點,在開展國際合作交流中有著獨特優勢。對標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的要求,加快推進國際科研資助部籌建,依托國際科研資助部,穩妥推動面向全球的科學研究基金,加大對外開放力度,拓展和深化中外聯合科研,構筑國際基礎研究合作平台,支持全球優秀人才來華開展基礎研究。前瞻謀劃和深度參與全球科技治理,努力營造開放、信任、合作的科研環境,促進全球創新資源的優化配置,在更高起點上推進開放合作。

(作者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