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人心,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萬裡河山更加多姿多彩

本報記者
2023年08月15日07:5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8月,浙江安吉。山巒蒼翠,溪水潺潺,竹海綿延。

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到安吉縣余村考察,首次明確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今年8月15日,我們迎來首個全國生態日。

答卷,寫在綠水青山間。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們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開展了一系列開創性工作,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

畫卷,鋪展萬裡河山處。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要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我國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萬裡河山更加多姿多彩”。

山、水、林、田、湖、草、沙……萬裡河山,錦繡中華,美麗版圖徐徐打開。

看  山

福建武夷山,國家公園管理更智能,生物多樣性更豐富

福建武夷山,奇秀甲東南。

從空中俯瞰,山脈連綿,雲霧繚繞,宛如一幅壯美的風景畫﹔行走在山中,鳥鳴聲、溪流聲不絕於耳,野生藏酋猴時常“冒個頭”,運氣好時還能偶遇白鷴。

丁暉手機裡就珍藏著一張照片,清晰捕捉到了白鷴的身影。每年夏季,他總要到武夷山待上半個月。2021年,為摸清“家底”、更好保護生物多樣性,武夷山國家公園啟動為期3年的生物資源本底調查,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丁暉成了召集人。穿著雨鞋,挂上相機,一群群調查隊員穿梭在武夷山間。“每次都有新收獲,武夷山總是給我們無窮的驚喜。”丁暉說。

山是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生態系統之一,武夷山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鍵地區之一。截至目前,武夷山國家公園共記錄鳥類430種,全國近1/4的鳥類都可以在這裡找到。

走進武夷山國家公園智慧管理中心,一張巨大的藍色屏幕格外亮眼。生態資源監測、公園管理巡護等數據滾動更新,與巡山護林員對話,各景點實時畫面一鍵可查……“依托衛星遙感等技術,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又添新力量。”工作人員輕觸鼠標,拉近鏡頭,“你看,這裡還能觀測到珍稀動物嘞!”

今年,一條全長約251公裡的國家公園環線風景道成了熱門打卡地,將武夷山與周邊景區、歷史文化景點和村庄依次串聯,這就是南平市自2021年啟動環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發展帶建設的成果之一。

車行風景道,除了大面積的“綠”,近半年又多了鮮亮的色彩。武夷山市林業局將山櫻花、楓香、烏桕等闊葉樹補植在單一的針葉林間,“來武夷山,不光可以看山,沿途道路的風景也不錯。”局長李發智說。

風景道帶火了沿途游——到星村看茶園,到五夫賞荷花,到青龍瀑布前品茶……走進南源嶺村一間農家民宿,茶香四溢,歡聲笑語。溫杯燙盞間,村民陳謹輝忙著迎來送往一撥撥客人,“生態好,游人多,客房每天爆滿。我們在家門口過上了好日子!”說罷,一陣爽朗的笑聲在山間回蕩。

看  水

貴州烏江,全流域協同治理,一江碧水向東流

貴州,烏江。清清江水如透亮的綠絲帶,蜿蜒鋪展在黔中大地。

上游,化屋村。烏江南北兩源在這座苗族村寨交匯,浩蕩江水、險峻山嶺與傳統民居融為一體。伴著清涼江風,95后繡娘楊文麗喜笑盈盈,向游客展示苗繡作品。

下游,思南縣。烏江河段上的白鷺湖迎來最美季節,蒼翠山巒和藍天白雲倒映在一江碧水中,成群水鳥翩翩起舞,趙安榮駕駛快艇水上悠游,好不快活。

化屋村位於烏江源百裡畫廊風景區。面朝烏江,這座曾經的深度貧困村,如今成為遠近聞名的生態旅游村。山頂上露營,六沖河峽谷盡收眼底﹔乘船於江上,風景美不勝收﹔走進農家小院,品嘗特色美食,欣賞苗繡、蠟染……

白鷺湖上的駕駛員趙安榮,以前是名養魚人,“那時候水裡密密麻麻都是網箱,大量投放的飼料,讓江水十分渾濁”。養魚賺了錢,水質卻一天不如一天,老趙心裡也不踏實了。2016年,思南縣對烏江河段啟動網箱清理,白鷺湖得以休養生息,烏江水漸漸恢復了往日的美麗。帶頭拆除網箱,老趙用獎補資金買下一艘小型快艇,在家門口吃上了生態旅游飯。

“縣裡出台政策,優先扶持漁民發展生態茶、油茶、蔬果等產業,大伙兒都奔上了生態致富的發展路子。”趙安榮說。

從思南縣出發,沿烏江上溯200多公裡,就到了遵義市播州區烏江鎮。在這裡,一個本來不起眼的“烏江34號泉眼”,藏著烏江碧水背后的治理“密碼”。

烏江流域磷礦資源豐富。曾經,沿岸磷化工企業產生的大量廢渣,給烏江水體帶來嚴重污染。為了阻斷從渣場流出的含磷污水滲入烏江,貴陽開磷化肥有限公司在34號泉眼處修建了一座污水處理站,每小時最多可處理1.4萬立方米污水。但假如遇到雨天漲水,處置不及的污水仍會順著地下溶洞流入烏江。

經過半年踏勘,34號泉眼附近的涌水點終於被找到。去年5月,開磷化肥有限公司所屬的貴州磷化集團投入5500萬元,在涌水處建成黃金橋污水應急處理設施項目,水量增大時,可以啟動項目迅速處置污水,有效堵住了污染烏江的風險點。目前,烏江貴州段水質逐年改善,干流水質達到Ⅱ類標准,流域總體水質為優。

在全流域共同守護下,烏江清水東流。水清了,老百姓的日子更亮堂。

看  林

黑龍江伊春,精准提升森林質量,發展林下經濟

黑龍江伊春,小興安嶺腹地,林海莽莽。

林中穿行,清風拂過樹梢,一陣泥土香襲來。仰頭看,紅鬆、雲杉、核桃楸拔地參天,人參苗、刺五加、五味子疏密有致,均勻散布在山間。

山林間跳動著一抹抹“迷彩綠”。仔細一瞧,溪水林場副場長張茂林正帶領護林小班日常巡護呢!每周兩至三次,防盜伐濫伐、防非法捕獵、防火種進山……“一年年上山護林,對這些林子早就感情很深了。”說話間,張茂林發現一棵鬆樹鬆針干黃脫落,打開手機APP拍照標注,信息隨即被傳送到龍江林草大數據中心伊春森工應用分中心和伊春森工森林防滅火調度指揮中心。

溪水林場隸屬伊春森工上甘嶺林業局公司。“這裡本是片低矮的退化林,2021年起,通過撫育間伐、補植增綠,才有今天的模樣。”公司黨委書記王慶善介紹,“這片半坡地沒了遮蔽,補植一棵紅鬆。挨著兩棵柞樹的小黑樺,長勢差、爭養分,就被伐掉了。”一補一伐之間,營林造林不再以量取勝,而是科學精細、質量提升。在上甘嶺林業局公司,這樣的森林質量精准提升項目,今年將實施約2萬畝。

張茂林的妻子李鳳娥,是森林撫育的一把好手——背上鐮刀,除草割蔓,一天能撫育兩三畝地。夫妻倆習慣了守林護林的日子,沒想到近些年,還經營起了“甜蜜”產業——2017年,溪水林場修建起130座大棚,引進了香瓜種植新技術,他們帶頭承包4座。“將近一半的瓜,都能在家門口賣出去。”李鳳娥說。

從“一林獨大”到“多業並舉”,林區人捧起了生態旅游、森林食品、林都北藥的“新飯碗”。

中午時分,“溪水農家院一條街”上,街這頭,新建的“醉蝶花谷”引來游人打卡﹔街那邊,20多家農家院內香氣四溢。順街向東進入溪水國家森林公園,有近兩年新建的森林牧場、採摘園區、星空民宿……曾經的伐木工劉養順也收鋸挂斧,辦起了“養順農家院”。

如今,伊春西站將通高鐵,溪水林場周圍3條干道相繼擴修完成……劉養順的兒子劉同濤一邊翻炒著林場自產的黑木耳,一邊說:“環境好了,才能引來更多游客。政策好了,讓咱老林區也走出了新路子。”

看  田

吉林梨樹,推行保護性耕作,護好“耕地中的大熊貓”

吉林梨樹,黑土地上,一眼望不到邊的玉米已近兩米高。

空中,搭載著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無人機盤旋,精准進行“飛防”作業﹔田間,監測站利用傳感設備,實時監測土壤各項指標,農戶在家點點手機屏幕,就能“一鍵巡田”。

沙野蹲在田裡,與幾位同學一道採集玉米根系樣品。這是一片梨樹縣與中國農業大學合作的“科技小院”保護性耕作試驗田,中國農業大學研究生沙野正是科技小院負責人。

順著採集樣品的黑土地剖面看去,玉米根系向下扎至1米多深,頂部約50厘米厚的黑土層清晰可見。黝黑的泥土中有大大小小的孔洞,幾條蚯蚓敏捷地穿梭。“土壤有機質含量高了,才會有蚯蚓。”一旁的康達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楊青魁捧起一把黑土,土質鬆軟,油光發亮。

“梨樹大部分地區是平原,過去風一吹,地表一層黑土被吹跑,別提多心疼了。”梨樹縣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王貴滿說。為了保護好黑土地這一“耕地中的大熊貓”,2007年,梨樹縣與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校合作,探尋保護性耕作技術,后來形成包括秸稈覆蓋、機械種植、輪替休耕、規模經營等在內的“梨樹模式”——秋收后,把玉米稈“高留茬”,並將秸稈覆地還田,可以蓄水保墒﹔留下的秸稈腐爛后,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培肥地力。

成效逐步彰顯,曾經變薄、板結的黑土地重現油光。據測算,採用“梨樹模式”的地塊與傳統耕作方式相比,平均增產8%到10%﹔2020年以來,梨樹縣已有超80%耕地應用保護性耕作。

近年來,“梨樹模式”不斷升級。“黑土地保護法去年施行以來,梨樹縣積極探索將秸稈和糞肥堆漚還田,構建種養循環體系。”梨樹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張英男說,“保護黑土地的‘被子’,越蓋越厚實了。”

看  湖

雲南洱海,水生態向好,景美客自來

雲南。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

陽光穿過雲層洒在湖面,海菜花花開正盛,猶如繁星點點。湖面的花、水裡的草、草間嬉戲的魚蝦,吸引了不少水鳥,也吸引著游客連連拍照。

如今,洱海的湖體透明度超過兩米,連續多年水質考核評價為“優”,為海菜花等水生植被的恢復創造了條件。輪葉黑藻、穗花狐尾藻、竹葉眼子菜……今年洱海“水下森林”面積比去年又增加了近兩平方公裡。

漫步洱海畔,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流域管理局局長趙國龍訴說著“甜蜜的煩惱”:“洱海水生態穩步向好,魚類數量越來越多,如何科學開展魚類種群調控、修復健康的‘草藻魚泥’生態系統成為新課題。”

湖裡水質改善,源自岸上入湖負荷下降。得益於環湖截污等工程措施,洱海流域城鄉生活污水得到系統處理。為了減少農業面源污染,洱海邊上的古生村告別大水大肥,村民何利成管理的500畝稻田,尾水先被暫存進自建的庫塘,零散的溝渠尾水則會進入村裡的庫塘,經過茭草、菖蒲的吸收,氮磷濃度降到限定值后才再次穿村而過﹔在洱海畔又拐了個大彎,經過濕地沉降、鵝卵石過濾后,才一股清水入洱海。如今,4.8萬畝人工濕地這樣守護著洱海。

景美客自來。從大理火車站前往大理市灣橋鎮古生村,車輛一路走走停停﹔榕樹下、戲台邊,古生村中心,暑期游人如織,客棧民宿一房難求……前幾年大理壯士斷腕,實行沿湖村落生態搬遷,沿湖群眾告別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轉向參與旅游、服務游客。越來越美的洱海,讓大家走上了生態旅游致富的新路子。

“生態好,才有生態游。”親歷了轉型的何利成感慨,“保護好洱海,日子會更好!”

看  草

寧夏閩寧鎮,延伸菌草產業鏈,“幸福草”也是“生態草”

寧夏,閩寧鎮。

3米多高的菌草,莖稈翠綠筆直,仿佛要穿過棚頂。抬頭望,葉片細長,形似玉米﹔俯身看,發達的根系深入地下,牢牢“抓住”土地。佔地一畝半的園藝村設施溫棚裡,菌草密密匝匝長了2300余株。行走其間,就像進入一片原始森林。

“種一次,連續收割15年。”溫棚裡,園藝村村民袁俊成打開滴灌閥門,伴著“轟隆隆”的機器聲,水流帶著肥料直抵苗木根系。撫摸著菌草葉子,袁俊成滿是自豪,“這樣精心管護的菌草,拔節期一天能長高6—8厘米,一年還能產兩季。用來做牛羊飼料,可比青貯玉米劃算多了。”

1997年,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林佔熺帶領團隊來到寧夏,把帶來的6箱菌草苗,種在閩寧鎮“天上無飛鳥,地上不長草”的戈壁灘上。靠著之后成立的菌草技術扶貧示范基地,從西海固大山裡易地扶貧搬遷到此的群眾學習用菌草種植雙孢菇,第一次嘗到了產業脫貧的甜頭。助力脫貧的菌草,也被當地人稱為“幸福草”。

帶著“幸福草”的美譽,菌草又被賦予“生態草”的全新使命。“菌草根系發達、適應性廣,可在坡地、沙地、鹽鹼地快速生長。”曾任駐寧菌草技術扶貧工作隊隊長的福建農林大學教授黃國勇感慨,“高大的菌草扛住風沙,在戈壁灘上扎下根來。”

閩寧鎮從昔日的荒沙灘變成塞上綠洲,菌草也從這裡出發,到黃河兩岸,到大山深處。在西海固的黃土地,菌草成為當地保持水土的利器,發展養殖業的壓艙石﹔在石嘴山的鹽鹼地,菌草科技創新產業園建設正酣,將把菌草價值拓展到“以草代煤”“以草代糧”等更多領域……經過多年選育、創新,其功能也從最初的種菇,拓展到菌草飼料、菌物肥料、菌草生物質能源開發等方面。

毛烏素沙地南緣的團結村,土地沙化,灌溉水緊缺。“菌草抗旱性強,既能固沙,也是非常優質的飼草料。”蹲在剛收割的菌草堆旁,靈武市郝家橋鎮團結村駐村第一書記王治武掰著指頭算賬,“自從村裡引進菌草,飼料再也不缺了,養牛利潤空間大了,明年這牛圈還能再大一圈!”

菌草扎根戈壁,幸福綿延萬家。

看  沙

甘肅古浪八步沙林場,三代人接力,治沙植綠科學管護

甘肅古浪,八步沙林場。高低錯落的沙生植物,已和連綿起伏的沙丘融為一體,伸向大漠深處,阻攔住了沙漠侵蝕。

凌晨4點半,郭璽准時起床。植綠、護苗、澆水……作為“八步沙”六老漢的第三代治沙人,郭璽的八個春秋彈指而過。布滿老繭的手上,近日多了片膏藥,“無大礙,不影響干活。”

“林場裡,三分種、七分管,管護是重中之重。”新時代,數字孿生技術在八步沙林場得到應用,人防、技防一體,管護水平有效提高。在八步沙林場的一個封沙育林管護站,護林員馬生榮點開手機,遠程監控、紅外成像等新技術的應用,實現了全天候巡護。

在八步沙,更迭的不僅是技術,還有觀念。過去,偷牧者“理直氣壯”,護林員上前勸,沒人會聽﹔如今,生態理念漸入人心,偷牧的事兒鮮有發生。

沿著時光的長河回溯,治沙不易,治八步沙,更難。八步沙居河西走廊東端,處騰格裡沙漠南緣。1981年,“六老漢”背上鋪蓋卷,提起干糧袋,以“地窩子”為家,靠幾雙手治沙,經過10余年苦戰,植綠了4.2萬畝沙漠。

“六老漢”頭發白了,“八步沙”沙漠綠了。從一代人到三代人,從最初的“一棵樹,一把草”到“草方格+沙生苗木”,再到“固、管、護、養一體化”,八步沙林場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有效提高了防沙治沙進度和工程質量。截至目前,八步沙已完成治沙造林28.7萬畝,管護封沙育林育草面積43萬畝,使周邊10萬畝農田得到保護,綠洲向沙漠過渡地帶整體向北推進30公裡。

走進八步沙“六老漢”治沙紀念館,一張張老照片提醒來者:沙漠之綠來之不易﹔站在眼窩子治沙點,看著沙棗樹果實,第二代治沙人郭萬剛深吸一口氣,“八步沙已栽植花棒、檸條、沙棗等各類沙生苗木6000多萬株。未來,將有更多個6000多萬株苗木,在這裡落地生根。”

八步沙治沙人,在“三北”工程的版圖上,構筑起一段新的“綠色長城”。

***  ***

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成就舉世矚目,今后5年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上,億萬中國人民正在繪就萬裡河山更加多姿多彩的新畫卷。

(本報記者陳娟、張曄、王崟欣、程煥、張藝開、鄭智文、楊文明、秦瑞杰、王錦濤)

《 人民日報 》( 2023年08月15日 01 版)

(責編:王子鋒、宋美琪)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