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國之大者” 筑牢北方生態安全屏障
——內蒙古自治區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調查與思考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202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把建設美麗中國擺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突出位置,推動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美麗中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這些重要論述突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地位,闡明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協同性、融合性,為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提供方向指引。
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內蒙古各項事業發展,明確要求把內蒙古建設成為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農畜產品生產基地、我國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2023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考察期間指出,“筑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內蒙古必須牢記的‘國之大者’”,進一步明確了內蒙古的重要戰略定位。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三次到內蒙古考察調研,五次參加全國人代會內蒙古代表團審議,多次強調生態環境保護。內蒙古全區上下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深學篤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力打造北疆亮麗風景線,為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夯實生態基底。新時代以來,內蒙古全區草原植被蓋度和森林覆蓋率分別由40.3%和20.8%提高到45%和23%,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積持續“雙減少”﹔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20.7平方米,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近40%﹔單位GDP用能下降4.1%、用水下降40.7%、用地下降60%,綠色低碳發展邁出堅實步伐。內蒙古正以新姿態、新形象、新風氣奮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用一串串綠色音符,譜寫北疆山河靈動之歌。
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調研組赴內蒙古就其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和污染治理情況進行調研,總結成功經驗和創新模式,分析現實問題及成因,探索解決問題的思路與舉措。
追青逐綠,共繪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畫卷
內蒙古自覺扛起筑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的重大政治責任,堅持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著力把祖國北疆這道萬裡綠色長城構筑得更加牢固。
全面加強黨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領導。堅持黨的領導是完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首要原則,也是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的根本保証。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對本行政區域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和生態環境質量負總責,積極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切實把黨中央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落實到行動上。內蒙古明確建立自治區、盟和設區的市、旗縣、蘇木鄉鎮四級河湖長組織體系,嘎查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根據實際需要設立村級河湖長,全區1.6萬余名河長、湖長上崗履職,共同守護河湖健康。自治區黨委大力加強對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設計和組織領導,將生態修復和治理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抓,明確提出打響“北疆文化”品牌,努力做好生態安全屏障建設各項工作。十余年來,內蒙古將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壓倒性位置,對重點沙漠實施鎖邊治理,讓草原休養生息,讓興安林海“挂斧停鋸”,為額爾古納濕地勘界定標,讓“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草原壯麗富饒風光得以再現。自治區黨委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以示范區創建為抓手,推動全域生態環境質量的改善。截至2022年年底,內蒙古已有18個地區獲得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示范市縣)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命名。
堅定人民至上的生態文明建設根本立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內蒙古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場,尊重人民群眾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以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滿足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奮斗目標,聚焦人民群眾反映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守護好藍天、碧水、淨土,書寫生態環境保護的亮麗答卷。2022年,全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水體比例均達到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和地表水優良水體比例分別為92.9%、76.9%,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生態環境質量的積極變化。2023年4月,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印發《內蒙古自治區綠色低碳發展國民教育體系建設工作方案》,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引導公眾有序參與生態環境治理,推動生態環境保護理念進一步落地生根。阿拉善盟大力推廣“企業+基地+科研+合作社+農牧民”的發展模式,已帶動超過3萬名農牧民從事沙產業,人均年收入3萬至5萬元,部分農牧民可達到10萬至30萬元,實現治沙與致富雙贏。
構建生態環境保護治理修復大格局。生態是統一的自然系統,是相互依存、緊密聯系的有機鏈條。內蒙古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充分尊重生態系統的整體性、系統性及其內在發展規律,將保護大草原、大森林、大河湖、大濕地作為主要任務,統籌考慮自然生態各要素,強化區域聯防聯治,注重從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環境修復和治理,打造了生態環境大保護大治理大修復模式。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兩級政府持續推進烏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通過點源、面源、內源協同防治以及實施生態補水來推動流域水質的不斷改善。2019年4月啟動“烏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國家試點工程”,實施烏蘭布和沙漠治理、烏拉山南北麓林草生態修復、礦山地質環境綜合治理、烏梁素海海堤綜合整治等多項子工程,使塞外明珠重煥光彩。內蒙古持續加強黃河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統籌抓好植樹種草、水土保持、污染治理、淤地壩建設管理等各項任務落實,保衛黃河“幾字彎”生態安全。經過多年生態治理,巴彥淖爾市磴口縣讓烏蘭布和210萬畝沙漠變成“綠洲”,烏海市為甘德爾山西麓(原白獨貴灣)近20平方公裡的風積流動沙地披上“綠裝”,共同為守護黃河安瀾貢獻力量。
統籌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是相輔相成、協同共進的關系,堅持高質量發展可以為高水平保護提供更加堅實的物質基礎,而高水平保護可以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聚集新優勢。內蒙古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立足本地區的發展現狀、資源稟賦,進一步完善功能定位、開放定位和產業定位,實施“科技興蒙”戰略,著力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以有效解決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階段性矛盾沖突,積極探索發展和保護協同共生的新路徑。在杭錦旗庫布其沙漠腹地,蒙西基地庫布其200萬千瓦光伏治沙項目在這裡鋪設,“板上發電、板下種植、板間養殖、治沙改土、帶動鄉村振興”的立體生態光伏治沙模式在這裡開展,沙海變綠洲,黃沙變黃金的故事正在上演。在伊金霍洛旗,全球首個零碳產業園在這裡落戶,“風光儲氫”綠色能源供應體系加速前進,為傳統能源城市向現代生態城市的轉型提供有力支撐。在興安盟,烏蘭浩特鋼鐵有限責任公司扎實開展“雙控”工作,對現有裝備進行升級改造,建成了內蒙古自治區首個“干式超淨+”超低排放環保改造和中水利用項目,實現了廢水“零排放”,走出老牌鋼廠涅槃重生之路。
積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現實路徑,對促進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內蒙古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圍繞生態產品監測和價值核算機制、生態產品市場交易體系、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保障機制等方面作出積極探索。2022年,內蒙古自治區發布《關於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實施方案》,著力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政策制度,打通“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雙向轉化通道及實現路徑,計劃在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錫林郭勒盟、鄂爾多斯市、阿拉善盟和阿爾山市等地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2022年3月,興安盟率先發布內蒙古首份盟市級生態產品總值(GEP)核算成果,2020年GEP總值為4718.7億元,單位面積GEP為855.9萬元/平方公裡,人均GEP為33.3萬元/人。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率先在國有林區開展碳匯項目開發交易,累計實現碳匯產品銷售約3516萬元。
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國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空間載體,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對於維護生態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內蒙古立足東、中、西各盟市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聚焦人口、經濟、資源、環境的空間失衡問題,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國土空間布局,著力筑牢安全韌性生態空間、構建綠色高效農牧空間、塑造多元宜居城鎮空間。目前,呼包鄂烏一體化發展正在加速推進,集中集聚集約集群的發展思路日益凸顯,城鎮生態承載力不斷提升,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河套灌區正在全面開展控肥、控藥、控水、控膜“四控”行動,加快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2022年,內蒙古“三區三線”劃定成果通過自然資源部審核啟用,將全區超過一半的國土面積劃入生態保護紅線、72%的國土面積劃入生態空間,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提供空間和要素保障。2023年4月,錫林郭勒盟和呼倫貝爾市分別有2.2億畝和9300多萬畝的草原陸續進入春季休牧,當地政府對實施休牧的牧戶發放草場補貼,游牧民族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法則得以傳承和延續。從額爾古納的“魔法信使”雪鸮、烏蘭察布的鬆濤林海,到錫林郭勒的“稀樹草原”,白雲游曳、綠草浮動、繁花掩映、湖泊鑲嵌、牧人策馬,繪就出一幅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美景。
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生態環境保護任務依然艱巨
盡管內蒙古生態環境治理成果顯著,但是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生態環境依然比較脆弱,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尚不穩固,稍有鬆懈就有可能出現反復。“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鬆勁退千尋”。調研組通過召開座談會、實地考察等方式,認真了解內蒙古推動綠色發展的具體情況,深入分析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生態屏障防護功能本底較為脆弱。生態系統的本底狀況指向地理環境、氣候條件、自然資源等方面的先天稟賦,對生態承載力、文明興衰演替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內蒙古大部分地區處於干旱、半干旱區,生態系統具有脆弱性和不穩定性,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的威脅仍然存在,全區還有2億畝沙化土地待治理,荒漠化防治和防沙治沙工作形勢依然嚴峻。已治理的沙化土地林草植被尚處於恢復階段,抵抗力穩定性和恢復力穩定性都比較弱,當遭遇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干擾時,極易反彈、喪失平衡。
自然資源的空間分布不均衡。內蒙古東西跨度大,生產要素分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各類資源的集約節約高效利用。全區水資源總體匱乏,總量僅佔全國總量的1.9%,且時空分布不平衡,尤其是中西部大部分地區有效降水不足,影響防沙治沙的效率和質量。如何突破制約生態文明建設的水資源“供需瓶頸”問題,是內蒙古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任務。同時,各盟市之間資源稟賦差異較大,呼包鄂烏作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火車頭”,礦產資源比較豐富,科技創新資源相對集中,另外一些地區則因為自然資源、能源資源、科技資源等方面的約束,影響了經濟發展的速度和規模,進而限制了綠色基礎設施的更新和綠色技術的自主創新,對林草生態修復工作產生一定影響。
促進綠色低碳發展任務艱巨復雜。實現綠色發展,涉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等的革命性變革,需要穩扎穩打、久久為功。內蒙古作為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為保障國家的能源安全作出了巨大貢獻。全區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但要從根本上解決結構性問題,還需要堅持全國一盤棋、優勢互補、全面發力。內蒙古資源型產業體量較大,煤炭消費比重偏高,鋼鐵、有色金屬、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業的轉型面臨資金、技術、成本等多重挑戰,快速轉型難度較大。綠色產業鏈布局需要進一步完善,綠色技術創新能力有待提升,高端技術人才比較短缺,產業結構需要進一步轉型升級。農業用水比例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近10個百分點,用水結構需要進一步優化,用水效率需要進一步提升。內蒙古積極推進人畜分離、舍飼養殖、廁所革命以及生活污水垃圾治理等工作,但居住分散、投資擴大、飼養成本增加等問題依然突出,促進生活方式的生態化轉向任重道遠。
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的壓力較大。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座談會時強調,全力打好黃河“幾字彎”攻堅戰,全力打好科爾沁、渾善達克兩大沙地殲滅戰,全力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在這三大標志性戰役中,內蒙古所要承擔的戰略任務是比較艱巨的,如何肩負起歷史使命,還需要付出更大努力。在生態修復實踐中,大致按照以水為定、先易后難的思路進行,而剩余的空間多為立地條件差、分布細碎零散之地,治理難度更大,制約生態環境保護的重點問題難點問題亟待破解。此外,草原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較弱,容易因為干擾而出現反復,還需要長期的維護和管理。
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有待完善。生態環境的歷史欠賬較多、生態環境治理的現實任務比較艱巨,而生態環境治理的投入仍然不足、渠道比較單一,相應的市場化投融資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盡管生態文明建設的頂層設計不斷完善,但是生態環境治理的統籌協調機制、聯防聯控機制還需要進一步落實落細,相關配套政策需要進一步補充完善。目前,發展林業碳匯作為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的重要舉措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但是草原碳匯並未得到同等重視,涉及的制度技術條件較為復雜,在固碳速率、碳匯計量等方面還存在不確定性。內蒙古作為草原大省,要充分發揮草原碳匯價值,在推動標准化建設方面需要進一步突破。
把祖國北疆這道萬裡綠色屏障構筑得更加牢固
在全黨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內蒙古考察並發表重要講話,為內蒙古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全區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為內蒙古確定的戰略定位和行動綱領,自覺承擔起美麗中國建設的政治責任,奮力書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新篇章。
進一步強化黨的領導的政治優勢,保持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黨的領導是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証,黨的領導核心作用主要體現在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堅持和加強黨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面領導,就要深刻領悟“國之大者”,從思想、法律、體制、組織、作風上全面發力,以更高標准、更嚴要求、更實舉措做好生態文明建設工作。不斷提高黨領導生態文明建設的能力和水平,科學研判防沙治沙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加強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承擔好治理荒漠化主戰場、防御沙塵暴主防線的戰略角色,全力打好新時代“三北”工程三大標志性戰役。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以示范區建設為抓手,將民族團結進步與生態文明建設更緊密地結合起來。以黨建統領生態智治,強化數據共享、資源整合、智慧監管,著力提升國土空間治理和管控的精細化、精准化,全力構建包含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濕地、沙漠、沙地於一體的全域生態安全格局。全面落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推動形成生態環境保護治理新格局,著力將黨的領導的制度優勢轉化為生態環境治理效能。
彰顯制度優勢,堅持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隻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不斷完善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明確牽頭部門、責任部門、配合部門關於生態環境保護具體事項的具體職責,加強正面清單管理體系建設,確保知責負責、守責盡責。嚴格落實生態保護紅線制度,全面深化河湖長制、林草長制建設,構建多維度立體化巡邏防控體系,嚴格禁止亂採濫挖、非法開採礦產資源,嚴格管控地下水開採,嚴厲打擊破壞林草資源違法犯罪行為,守護好生態保護紅線成果。嚴格落實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制度,正確處理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的關系,全面推動差異化執法監管,大力推進退化草原綜合治理,著力提升草原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系統推進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地方立法,堅持自主創新和國際合作相結合,推動建立內蒙古草原碳匯標准體系,創新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進一步深化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改革,聚焦森林、草原、耕地、河湖等重要生態環境要素,科學評定生態保護成本,堅持分類補償與綜合補償統籌兼顧、縱向補償與橫向補償協調推進,做好各類型、各層級生態保護補償政策的平穩有序銜接,不斷提高生態補償的科學性和精准性。
發揮力量協同的行動優勢,提高生態環境的治理效能。生態文明建設與每個人息息相關,每一個人都應成為綠色低碳生活的踐行者、倡導者和傳播者。為此,應當堅持多元共治,進一步明晰政府、企業、社會團體、公眾等各類主體權責,逐步建立健全環境治理的領導責任體系、企業責任體系、全民行動體系、監管體系、市場體系、信用體系、法律法規政策體系,著力形成生態環境保護社會共治大格局,力爭達到同頻共振、同向發力的效果。政府層面,應從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入手,更加深入地貫徹執行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決策部署,統籌做好監管執法、市場規范、資金安排、宣傳教育等工作。企業層面,落實企業環境治理責任制度建設,強化經營者主體責任,激發降碳減污內生動力,不斷推進科學技術創新、設備升級、模式優化,提高綠色產品的供給能力。社會層面,完善社會資本的參與模式和回報機制,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修復項目,探索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模式,以拓寬資金來源、帶動生態就業﹔強化社會監督,發揮各類社會團體的橋梁紐帶作用,營造濃厚的節能環保氛圍。公眾層面,不斷提高公民生態文明意識和踐行能力,讓節能環保成為態度和習慣,讓綠色低碳成為生活新時尚。
構筑綠色發展低碳發展的競爭優勢,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環境污染物和碳排放高度同根同源,要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必須以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為主要著力點,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立足本地資源稟賦特點,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將生態要素轉化為生產要素、生態財富轉化為物質財富,把資源稟賦和空間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加快構建體現內蒙古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更加自覺地推動發展與保護協同共進。統籌能源安全和減污降碳,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大力提高非化石能源的供給規模和質量,做大做強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鏈,切實提升新能源利用水平。以科技創新、制度創新和模式創新為驅動,以工業集中區、農業產業帶、畜牧產業帶等區域為主戰場,以煤炭、冶金、化工、裝備制造、農畜產品加工、生物醫藥等重點行業為突破口,全力破解綠色技術難題和技術壁壘,逐步深化新舊動能轉換,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空間格局。加快建立健全以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為主體的生態經濟體系,加快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改造,大力培育綠色、循環、低碳的新興戰略產業,全面推行綠色規劃、綠色設計、綠色制造、綠色建造、綠色運營,引導全產業鏈綠色低碳轉型。
厚植生態文化優勢,涵養綠色文明新風尚。生態文化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和靈魂,是引領綠色發展的先導和引擎。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態價值觀念為准則的生態文化體系,深刻把握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要義,全面理解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內在要求,科學凝練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精神內核。通過加強對少數民族生態文化的挖掘和保護,推動多元文化融合發展,培育具有獨特精神氣韻的生態文化。大力發展生態文化產業,積極推進生態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地域生態文化景觀,建設高品質文化旅游帶,推進生態文化事業和生態旅游產業的協調發展。積極推進生態文明教育,增強民眾的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營造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氣。
(執筆:劉燕、陳志剛)
Copyright © 1997-202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