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難題 求突破 惠民生

雲南以主題教育成果推動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2023年08月30日09:11 |
小字號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報昆明訊 (通訊員 雲祖軒)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雲南統籌推進解難題、促發展、惠民生各項工作,努力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以深入扎實開展主題教育的成效,推動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不斷取得新突破。

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生活品質,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主題教育帶來的實實在在成效和變化。堅決守住返貧底線,扎實推進農村居民和脫貧人口持續增收三年行動,加強易地扶貧搬遷脫貧群眾后續扶持,強化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大力培育農業經營主體、培養農村致富帶頭人,推進“利益聯結10種模式”轉化運用,建立聯農帶農常態長效機制,把產業增值收益更多留給農民。鼓勵村黨組織領辦農民合作社,讓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著力補齊民生短板,突出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實施“雨露計劃+”就業促進行動,大力推動科技下鄉、企業下鄉、能人下鄉、大學生下鄉,確保農村勞動力實現就業。深入開展教育、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建立黨政領導聯系工作制度,各級黨委政府每年至少召開1次專題會議研究有關工作,“一把手”帶頭挂鉤聯系1所本地區薄弱的學校和醫院,實打實幫助解決困難問題。大力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特色強省,深入推進農業現代化三年行動,嚴格落實耕地保護措施,做好“土特產”文章,大力發展高原特色現代農業“1+10+3”重點產業,全力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認真學習踐行浙江“千萬工程”經驗,深入推進鄉村建設、鄉村治理,注重保護傳統村落和特色民居,打造大批各具特色、宜居宜業宜游的和美鄉村。

堅定不移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全力維護民族團結、邊疆穩固、社會安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持續推進興邊富民行動,實施“十縣百鄉千村萬戶”示范引領等工程,促進民族團結。高質量建成374個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形成城鄉協調發展、村鎮城立體支撐的強邊固防新格局。深入推進普法強基補短板專項行動,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浦江經驗”,推動領導干部接訪下訪和挂聯包案規范化常態化,省級領導干部每半年至少下訪接訪1次、州(市)和省級機關單位領導班子成員每季度至少下訪接訪1次、縣(市、區)和州(市)機關單位領導班子成員每月至少下訪接訪1次、鄉鎮(街道)領導干部隨時下訪和開門接訪、村(社區)干部隨時上門走訪,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

堅定不移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建設,讓雲嶺大地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景更美。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著力抓好九大高原湖泊保護和長江、珠江等六大水系綜合治理,一體推進治污水、治農業面源污染、治垃圾、改善湖泊水生態“三治一改善”工作。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創建高黎貢山生物多樣性與生態安全全國重點實驗室,爭取生物多樣性國際論壇落地雲南,繪就生物多樣性保護“雲南畫卷”。著力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實施“碳匯雲南”建設三年行動,推行綠色低碳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獎補一批城市、社區、鄉鎮、交通、河湖、校園、園區、景區等綠美標杆典型,全面提升城鄉人居環境和生態福祉。

堅定不移推進“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一體推進資源經濟、口岸經濟、園區經濟。推進開發區振興三年行動,打造一批示范園區,改革管理體制,推行“管委會+公司”等運營模式營。實施口岸建設三年行動,加快基礎設施、聯檢查驗設施和智慧口岸建設,推進口岸與園區、城鎮融合發展。大力優化營商環境,做實聯系服務企業機制,各級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班子成員至少聯系1戶重點企業和1戶困難企業,支持重點企業做大做強,幫助困難企業脫困發展﹔著力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開展清理拖欠賬款、涉企收費專項整治,全面激發經營主體活力。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責編:王珂園、宋美琪)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