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之旗領航向(中國式現代化面對面③)
——如何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科學指引?
在人類思想史上,每一種影響深遠的思想體系,自創立形成之后,都有一個豐富、發展、創新的過程。比如孔子創立的儒家思想,經由孟子、董仲舒、朱熹、王陽明等大儒發揚光大,影響了中國社會2000多年。馬克思主義起源於19世紀的歐洲,隨著世界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的實踐而不斷豐富發展。正因為如此,馬克思主義才能超越時代、跨越國度,永葆其美妙之青春。
作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在把握時代變化、回答時代課題中應運而生、豐富發展的,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這一思想扎根中國大地、賡續中華文明,以全新的理論視野、豐富的思想內涵、深邃的理論觀點,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深化了對中華文明發展規律的認識,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是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的一座雄偉理論高峰,是指引我們全面走向現代化、發展人類文明新形態的一面光輝思想旗幟。
“為什麼行”的科學回答
一切歷史的精華最終是思想史。在人類浩瀚廣博的思想譜系中,曾出現過許多影響深遠的理論成果。19世紀中后期,馬克思恩格斯在汲取人類思想精華的基礎上,進行了大量極富創造力的理論探索,創立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揭示了自然界、人類社會、人類思維發展的普遍規律。它一經出現,從西方到東方,“在世界的一切文明語言中都找到了擁護者”,成為全世界無產階級尋求自身解放的行動綱領。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在人類思想史上,沒有一種思想理論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對人類產生了如此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任何一種科學理論,要保持長久的生命力,必須與具體實際相結合、隨著時代發展而發展,否則就會失去生機和活力。馬克思主義是普遍真理,但不是一成不變的教條,要隨時隨地以當時當地的歷史條件和現實條件為轉移。毛澤東同志曾說:“馬克思活著的時候,不能將后來出現的所有的問題都看到,也就不能在那時把所有的這些問題都加以解決。俄國的問題隻能由列寧解決,中國的問題隻能由中國人解決。”這說明,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運用到不同國家、不同時代,必然有一個本土化時代化的過程。這是人類思想理論發展必須遵循的規律,也是馬克思主義自身所具有的理論特質。
【特別關注】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
根據黨的二十大部署,黨中央決定,從2023年4月開始,以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為重點在全黨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這次主題教育認真貫徹“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把理論學習、調查研究、推動發展、檢視整改等貫通起來,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轉化為堅定理想、錘煉黨性和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強大力量,努力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方面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是一個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篤行真理的過程,也是一個探索規律、把握規律、運用規律的過程。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並結合中國的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征,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先后形成了一系列重大理論創新成果,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煥發出強大生命力,使黨掌握了強大的真理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推動新時代偉大變革中勇於進行理論探索和創新,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回望我們黨的百年奮斗史,黨之所以能夠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取得重大成就,能夠領導人民完成中國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最為關鍵的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具有強大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
既堅持老祖宗又不斷說新話。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這個重大命題本身就決定,我們決不能拋棄馬克思主義這個魂脈,決不能拋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個根脈。無論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我們都不能丟了老祖宗,數典忘祖就等於割斷了魂脈和根脈,最終會犯失去魂脈和根脈的顛覆性錯誤。同時,我們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而是與時俱進推進理論創新,講出了許多前人沒有講過的新話,在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各個領域提出了許多新的重大觀點,對馬克思主義作出了整體的而不是局部的、系統的而不是零散的豐富發展,使馬克思主義以嶄新形象展現於世。
既高揚馬克思主義又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人類思想文化傳播歷程來看,任何一種思想理論要超越空間地域界限來進行傳播,就必須與當地的歷史文化傳統融為一體,隻有這樣才能真正被接受、被踐行,否則就有可能出現像有的學者所說的表面上結合、實質上分離的“假晶”現象。馬克思主義深刻改變了中國、扭轉了中華民族的命運,是我們立黨立國、興黨興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中國共產黨人始終高揚的思想之旗、精神之旗。擁有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指導,是我們黨堅定信仰信念、把握歷史主動的根本所在。同時,我們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對中華5000多年文明寶庫進行全面挖掘,用馬克思主義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優秀因子並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將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和豐富智慧更深層次地注入馬克思主義,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使馬克思主義深深扎根於中國大地,在億萬中國人民的心田中生根發芽、開枝散葉。
既引領中國發展又推動人類進步。馬克思主義是謀求全人類解放的理論,中國共產黨是致力於人類和平與發展崇高事業的政黨,所以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不僅對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有重大意義,而且也具有世界性影響。在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指引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以百年奮斗的“自轉”推動世界歷史的“公轉”,不斷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不斷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使民族命運的勃興進程與世界發展的大勢始終緊緊連在一起。
實踐最有說服力。在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指導下,中國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發展奇跡,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下,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現在,很多人探究中國發展的奧秘,試圖從理論上找到中國成功的密碼。實踐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這是歷史的結論。
“兩個結合”的光輝典范
在5000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兩個結合”是必由之路。毛澤東同志提出了“第一個結合”,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第二個結合”,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兩個結合”是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是黨和人民理論自信和文化自覺不斷提升的必然產物,為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作出了重大理論貢獻。
“第一個結合”是我們黨一直強調並堅持的,是黨的事業不斷發展壯大的成功密鑰。從戰爭年代“山溝溝裡的馬克思主義”、探索出“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到建設時期“以蘇為鑒,走自己的路”,從改革開放后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到新時代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就是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不斷變化的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結果,是我們黨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結果。
“第二個結合”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提出的一個新的重大命題,開創了我們黨理論創新的新格局。實際上,我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一直體現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但這個方面的結合沒有明確、系統地表達出來。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次提出並強調這個“結合”,代表著中國共產黨人新的認識、新的覺悟,表明我們黨對中國道路、理論、制度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表明我們黨的歷史自信、文化自信達到了新高度,表明我們黨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推進文化創新的自覺性達到了新高度。更重要的是,“第二個結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讓我們能夠在更廣闊的文化空間中,充分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資源,探索面向未來的理論和制度創新。
【相關鏈接】
《馬克思進文廟》
早在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之初,就有人質疑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的文化傳統能否相融共通。1925年,郭沫若寫了小品文《馬克思進文廟》,文中虛構了馬克思進入文廟與孔子對話的情景。一番長談后,孔子對馬克思驚嘆:“你這個理想社會和我的大同世界竟是不謀而合。”馬克思也對孔子感嘆:“我不想在兩千年前,在遠遠的東方,已經有了你這樣的一個老同志!你我的見解完全是一致的,怎麼有人會說我的思想和你的不合,和你們中國的國情不合,不能施行於中國呢?”這雖是一篇“穿越文”,但它用文學的形式說明了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契合性。
“兩個結合”是我們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得出的規律性認識,是我們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寶。第一,“結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來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機結合。第二,“結合”的結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個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讓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現代的,讓經由“結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第三,“結合”筑牢了道路根基,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有了更加宏闊深遠的歷史縱深,拓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文化根基。中國式現代化賦予中華文明以現代力量,中華文明賦予中國式現代化以深厚底蘊。第四,“結合”打開了創新空間,讓我們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動,並有力地作用於道路、理論和制度。第五,“結合”鞏固了文化主體性,創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這一文化主體性的最有力體現。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兩個結合”的最新理論結晶,是堅持“兩個結合”、推進理論創新的光輝典范。黨的十九大、十九屆六中全會提出的“十個明確”“十四個堅持”“十三個方面成就”概括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內容,必須長期堅持並不斷豐富發展。這一思想立足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發展大勢,緊扣時代脈搏、順應人民期待,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之“矢”去射新時代中國之“的”,科學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指引黨和國家事業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實現新的歷史性發展﹔這一思想以深邃洞見汲取我國悠久歷史的智慧養分,以高度自信擷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厚植理論的歷史根基和文化根脈,使馬克思主義充盈著濃郁的中國味、深厚的中國情、浩然的民族魂,具有強大的歷史穿透力、文化感染力和精神感召力。
【知識要點】
十個明確
——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共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全黨必須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明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明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是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戰略布局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四個全面﹔
——明確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明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明確必須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
——明確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是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
——明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要服務民族復興、促進人類進步,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明確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方針,提出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落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
十四個堅持
(1)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
(2)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3)堅持全面深化改革﹔
(4)堅持新發展理念﹔
(5)堅持人民當家作主﹔
(6)堅持全面依法治國﹔
(7)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8)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9)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10)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
(11)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
(12)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
(13)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14)堅持全面從嚴治黨。
十三個方面成就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從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全面從嚴治黨、經濟建設、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政治建設、全面依法治國、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國防和軍隊建設、維護國家安全、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外交工作方面,深刻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
從“兩個結合”的歷史發展和現實體現來看,兩者並不是截然分開的,而是既各有側重又緊密聯系的統一整體。它們相互作用、相輔相成,構成了我們黨進行理論創新的實踐經度和歷史緯度,共同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不斷譜寫新篇章。
“六個必須堅持”的哲學意蘊
哲學是關於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學問,是所有理論抽象之后的終極形態。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馬克思主義有幾門學問”,“但基礎的東西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黨的二十大強調,繼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首先要把握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六個必須堅持”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立場觀點方法的重要體現,是這一思想的精髓所在、要義所在。把握住了包括“六個必須堅持”在內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我們就掌握了理解這一思想的“核心密碼”,就能更加深刻、更加准確地領會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的鮮明特質和豐富內涵。
必須堅持人民至上。馬克思主義是為人民立言、為人民代言的理論,是為改變人民命運而創立、在人民求解放的實踐中豐富和發展的,人民的創造性實踐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不竭源泉。因此,人民是理論關切的對象,也是理論創造的主體,滿足人民所需、順應人民所盼是理論創新的根本目的。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提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作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扎實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等重大論斷,以全新的內涵豐富和發展了歷史唯物主義群眾史觀,使人民至上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價值支點和實踐落點。無論是提出打贏脫貧攻堅戰,強調解決人民急難愁盼問題,還是推進健康中國、平安中國、美麗中國建設,都充分展現了這一思想的價值追求和鮮明底色。新時代十年理論創新和實踐創造的歷程充分說明,黨的理論是植根人民、來自人民的理論,也是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論。
必須堅持自信自立。堅持獨立自主,走自己的路,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立足點。中華民族素來有自強不息、發憤圖強的精神氣度,中華文明的連續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黨的百年奮斗成功道路是黨領導人民獨立自主探索開辟出來的,馬克思主義的中國篇章是中國共產黨人依靠自身力量實踐出來的,貫穿其中的一個基本點就是中國的問題必須從中國基本國情出發,由中國人自己來解答。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始終體現著獨立自主的探索和實踐精神,貫穿著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的信心和決心。從強調堅定“四個自信”到概括闡述中國式現代化理論,從提出堅持“兩個結合”到找到黨的自我革命這一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都體現著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高度的理論自信和文化自覺,體現著尊重客觀規律、勇於開拓進取的歷史主動精神。
必須堅持守正創新。知常明變者贏,守正創新者進。守正就是恪守正道、把握根本,創新就是勇於探索、開辟新境,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顛覆性錯誤,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守正和創新是統一的,體現了“變”與“不變”、繼承與發展、原則性與創造性的辯証關系。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立場、方向、原則、道路等根本性問題上旗幟鮮明、毫不含糊,著力正本清源、固本培元,高揚了馬克思主義的旗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旗幟,確保了黨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同時,面對快速變化的世界和中國,我們黨堅持立破並舉,以巨大勇氣和魄力推進各方面改革創新,推動實現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偉大變革,中國共產黨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煥然一新。可以說,守正創新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鮮明氣象,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顯著標識。
必須堅持問題導向。馬克思曾深刻指出:“主要的困難不是答案,而是問題。”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回答並指導解決問題是理論的根本任務。抓住了問題,就找到了實踐前進的突破點,也就找到了理論創新的生長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始終瞄著問題去、追著問題走,在認識和解決問題中形成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有力回應了時代的呼聲,實現了理論和實踐的良性互動。這些年來,我們黨以啃硬骨頭、涉險灘的氣魄全面深化改革,持之以恆糾治“四風”、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打贏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著力防范和化解重大風險等,都是聚焦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把問題作為研究制定政策的出發點,把化解矛盾、破解難題作為打開局面的突破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全部內容,都是在直面問題矛盾、回答時代課題中孕育創立、豐富發展的。
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唯物辯証法告訴我們,萬事萬物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整個世界是相互聯系的整體,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統。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的思想傳統,注重從整體性角度把握整個宇宙以及人與宇宙的關系,主張“天人合一”的理念。我國是一個超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整體性、關聯性、復雜性的特點尤為明顯,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更需要增強系統觀念。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堅持系統思維、全局謀劃,提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強調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中必須綜合考慮政治和經濟、發展和民生、物質和精神、國內和國際等多方面因素,把握好全局和局部、當前和長遠、宏觀和微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等關系,體現了洞悉時勢、總攬全局的系統謀劃和戰略擘畫,為我們應對復雜局面、推動事業發展提供了科學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經驗分享】
江蘇淮安推出《新思想 這樣講》系列微視頻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江蘇省淮安市持續推進通俗理論作品的創作和傳播,策劃制作了《新思想 這樣講》系列微視頻,用群眾語言、群眾視角和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不斷推動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必須堅持胸懷天下。當今時代,中國和世界緊緊聯系在一起,解決中國的問題必須著眼全球來謀劃和考量﹔解決世界的問題,也離不開中國的視角和方案。中國共產黨堅持從人類發展大潮流、世界變化大格局、中國發展大歷史中正確認識和處理同外部世界的關系,始終踐行“和衷共濟、四海一家”的行動價值,以海納百川的開放胸襟學習和借鑒人類社會一切優秀文明成果,在“人類知識的總和”中汲取優秀思想文化資源來創新和發展黨的理論。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人類前途命運出發,鮮明提出並深刻闡述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理念,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提出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建設新型國際關系、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人類發展重大問題的獨特創見,彰顯了中國的大國風范、大國擔當。
“每個原理都有其出現的世紀。”這是一個需要理論而且一定能夠產生理論的時代,這是一個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夠產生思想的時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其時代性的理論貢獻、嚴密性的科學體系、標識性的理論觀點,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大向前推進了一步,標注了中國共產黨理論創新的嶄新高度,指明了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前進方向。
【深度閱讀】
1.《習近平著作選讀》(第一卷、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
2.《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題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2023年版。
3.《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
《 人民日報 》( 2023年09月15日 07 版)
Copyright © 1997-202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