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厲奮發向未來(中國式現代化面對面(17))
——如何理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發揚團結奮斗精神?
團結奮斗,是流淌在中華民族血液裡的文化基因和精神源泉。幾千年來,在這片神奇而富饒的土地上,中國人民團結一心、自強不息,用勤勞、智慧和勇敢戰勝了數不勝數的艱難困苦,建立起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創造了世界上唯一綿延不斷且以國家形態發展至今的偉大文明。我們靠團結奮斗創造輝煌歷史,還要靠團結奮斗開辟美好未來。今天,中國式現代化的壯麗圖景令人心馳神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嘹亮號角讓人心潮澎湃,激勵著全體中華兒女同心同德、奮發奮進,形成同心共圓中國夢的強大合力。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團結奮斗,最根本的是要把蘊藏於億萬人民群眾中的創造偉力激發出來,朝著共同的目標不懈努力。看看今天960多萬平方公裡的神州熱土,到處生機勃發、欣欣向榮,9800多萬名中國共產黨黨員意氣風發、銳意進取,14億多中國人民昂揚奮發、團結拼搏,匯聚起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磅礡力量,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以不可逆轉之勢攀登到新的歷史高度。
團結凝聚力量
中華民族多元一體、人口眾多,團結的價值理念深深融入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人多力量大”“人心齊,泰山移”“上下同欲者勝”“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耳熟能詳的格言警句,告訴人們唯有團結一致,所有人心往一處想、智往一處謀、勁往一處使,才能形成無堅不摧、無往不勝的強大力量。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黨領導人民團結拼搏的奮斗史。正是“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干”,我們才戰勝了各種窮凶極惡的敵人,才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起社會主義新中國,才在改革開放進程中闖出一條新路,不斷把黨和國家事業推向前進。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是團結的力量創造出來的。榮耀已經鑄就,未來正在書寫。歷史永遠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團結起來,行動起來,勝利屬於英雄的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
全黨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恩格斯指出:“為了進行斗爭,我們必須把我們的一切力量捏在一起,並使這些力量集中在同一個攻擊點上。”中國共產黨是高度集中統一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團結是我們黨擁有強大凝聚力和戰斗力的關鍵所在。歷史經驗反復証明,隻要全黨步調一致、團結統一,我們就能一往無前,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和強大敵人﹔反之,黨和人民事業就會遭受挫折甚至失敗。我們黨要完成新時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務,全黨必須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始終做到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共同朝著偉大目標奮勇前進。
【知識要點】
五個必由之路
2022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首次闡述了新時代黨和人民奮進的“五個必由之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再次強調全黨必須牢記“五個必由之路”。
一、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三、團結奮斗是中國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
四、貫徹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我國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
五、全面從嚴治黨是黨永葆生機活力、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必由之路。
黨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黨同人民的關系,就像古希臘神話中安泰與大地的關系一樣,離開了大地,安泰就失去了力量源泉,脫離了人民,黨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革命戰爭年代,我們黨領導人民軍隊取得的勝利,是老百姓“用小車推出來的”“用小船劃出來的”,是人民全力支援拼出來的。現在是和平時期,人民同樣是我們黨的堅強后盾,是黨執政的最大底氣。隻有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內部是魚水情深,對外是鋼鐵長城,黨的事業才能興旺發達,紅色江山才能根基永固。
中華兒女“畫出最大同心圓”。建立最廣泛的統一戰線,是凝聚人心、匯集力量的強大法寶。統一戰線的任務,概括地說,就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共同致力於推進黨和國家事業。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也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事業。新時代新征程上,必須堅持大團結大聯合,堅持一致性和多樣性統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廣泛凝聚共識,全面匯聚力量,形成百川入海、萬壑歸流的生動局面。
斗爭贏得主動
什麼是斗爭?就是矛盾雙方互相沖突,一方力求戰勝另一方的過程。我們講團結,並不是不要斗爭,兩者是內在統一的關系,團結起來就會使斗爭更有力量,開展斗爭可以促進更大的團結。正如《國際歌》所頌唱的那樣,“這是最后的斗爭,團結起來到明天,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150多年來,這首慷慨激昂的戰歌傳遍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激勵著一切進步力量作最堅決、最頑強的斗爭。
從我們黨的歷史看,建立中國共產黨、成立新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都是在斗爭中誕生、在斗爭中發展、在斗爭中壯大的。特別是進入新時代,我們進行的偉大斗爭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需要應對的風險和挑戰、需要解決的矛盾和問題疊加出現,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世所罕見、史無前例,需要隨時准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守正創新、革故鼎新的過程,更需要我們敢於斗爭、善於斗爭,在大風大浪中增強斗爭本領,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發揚斗爭精神。“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這句古語闡明這樣一個朴素的道理:越是遇到困難,越要知難而進,這樣才能取得常人所不能取得的成就。一個人如此,一個國家更是需要這樣的精神。但從現實情況看,由於承平日久,我們當中一些人的斗爭意志衰退,貪圖安逸、消極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為不同程度地存在。這種精神狀態與我們正在進行的事業是不相符的。推進強國建設、實現民族復興,不是在風平浪靜下的馬到成功,也不是在鮮花掌聲中的樂享其成,隻有保持狹路相逢勇者勝、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斗爭精神,才能贏得戰略主動、打開事業新局。
把准斗爭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產黨人的斗爭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大方向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不動搖。我們講的斗爭,不是為了斗爭而斗爭,也不是為了一己私利而斗爭,而是為了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知重負重、苦干實干、攻堅克難。對於那些危害黨、國家和人民利益的風險挑戰,隻要來了,我們就必須進行堅決斗爭,毫不動搖、毫不退縮,敢於亮劍、敢於勝利。
掌握斗爭規律。自古以來,有勇有謀、智勇雙全被人們認為是成大事者的必備品質。但凡在斗爭中取得勝利者,不僅有敢打必勝的無畏勇氣,而且有克敵制勝的高超智慧,否則要麼是軟弱懦夫,要麼是一介莽夫。斗爭是一門藝術,是有規律可循的,必須注重策略方法,做到戰略判斷和戰術決斷相統一、敢於斗爭和善於斗爭相統一、斗爭過程和斗爭實效相統一。尤其要准確判斷斗爭形勢、合理選擇斗爭方式、科學把握斗爭火候,把准時度效,在斗爭中求團結、謀合作、促共贏,爭取以最小的代價謀求最大的斗爭成果。
老子在《道德經》中講,“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彩虹和風雨共生,機遇和挑戰並存,這是亙古不變的辯証法則。我們既要增強憂患意識,又要樹立機遇意識,准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勇於開頂風船,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實干創造未來
偉大的劇總是高潮迭起,一個高峰接著一個高峰。新時代以來的十年是歷史性的,以后的劇會更加引人入勝、精彩絕倫。在這場偉大歷史活劇中,14億多中國人都是劇中人,一起走過來,每個人都不容易,每個人都了不起,值得大大點贊。繼續朝前走,每個人都是強國建設的參與者,每個人都是民族復興的追夢人,要用心用情用力去創造屬於我們這一代人的榮光。
每個共產黨員都是一面旗幟,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我們的挺身而出、沖鋒在前,哪裡最艱苦哪裡就有我們的犧牲奉獻、無怨無悔,哪裡最危險哪裡就有我們的奮不顧身、舍生忘死,我們是最先被認出來的人,也是堅守到最后的人。
每個工人師傅都是大國制造的鏈接者,在傳統產業上堅守初心、精益求精,在現代化車間裡勇於突破、爭創一流,在超級工程中操控自如、分毫不差,我們是一顆顆默默無聞的螺絲釘,也是一根根強勁有力的頂梁柱。
每個農民兄弟都是播撒希望的耕耘者,守望著“讓中國飯碗裝中國糧”的豐收田野,建設著“既容得下肉身又安得下靈魂”的美麗家鄉,延續著“一抔土、一碗水、一朵雲、一生情”的濃濃鄉愁,我們是鄉土中國的傳承者,也是鄉村振興的主力軍。
每個科研工作者都是勇攀科技高峰的開拓者,奮戰在攻克“卡脖子”難題的第一線,遨游在探索太空奧秘的寰宇間,埋頭在“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基礎研究中,我們是微光暗巷中堅毅前行的“孤勇者”,也是星光大道上熠熠生輝的“領風者”。
每個解放軍指戰員都是萬家燈火的守護者,邊關哨所忍受孤寂寒涼,練兵沙場展現威武雄壯,抗災救災做到義無反顧,異國他鄉不辱維和使命,我們是戰火紛飛時逆行出征的人,也是歲月靜好時負重前行的人。
每個青年學子都是堪當重任的接班人,有著“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錚錚誓言,有著“把個人價值融入國家前途命運”的胸懷格局,有著“實干成就夢想、奮斗創造幸福”的精神狀態,我們是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賡續者,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圓夢者。
每個救死扶傷的醫務工作者、每個甘當鋪路石的人民教師、每個保護一方平安的公安干警、每個助人為樂的愛心志願者……無數“每個”構成了今天14億多人的奮斗姿態,繪就出奔跑中國、復興民族的時代群像。或許我們每個人只是一滴水,但匯聚在一起,就能形成排山倒海的勢能,推動歷史洪流朝著勝利的彼岸強勁奔涌。
一切都會過去,一切即將開始。我們經歷的苦難與輝煌終將成為歷史,我們憧憬的光榮與夢想要靠奮斗去實現。我們堅信,黨領導人民用偉大奮斗創造了百年偉業,也一定能用新的偉大奮斗創造新的偉業。
【深度閱讀】
1.習近平:《為實現黨的二十大確定的目標任務而團結奮斗》,《求是》2023年第1期。
2.《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二〇二三年新年賀詞》,《人民日報》2023年1月1日。
《 人民日報 》( 2023年10月13日 07 版)
Copyright © 1997-202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