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主題教育中推動基層鑄牢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
江西:發揮紅色資源優勢 創新學習教育方式


本報訊 (本報全媒體記者)江西是一片充滿紅色記憶的紅土地,孕育和形成了偉大的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和長征精神。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我省各地發揮紅色資源優勢、創新學習教育方式,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把學習黨的創新理論與學習黨史緊密結合起來,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錘煉堅強黨性,切實提升主題教育實效。
充分用活紅色資源,讓紅色教育熱起來。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南昌市東湖區利用方志敏廣場、江西革命烈士紀念堂、朱德軍官教育團舊址、葉挺指揮部舊址等紅色資源,不斷創新學習形式,增強主題教育的穿透力和感染力。江西革命烈士紀念堂推出的詩畫情景劇《如你所願》,再現了方志敏及其戰友在獄中的場景和對話,強烈感染著每一位觀眾。朱德軍官教育團舊址甄選出《朱德的扁擔》《抗日誓師詞》《共和國開國元勛朱德》等優秀文字作品,讓黨員干部在誦讀中將紅色經典記在心中,不斷從中汲取精神營養。
九江市紀委監委突出黨性教育這個重點,加強對九江豐富的紅色資源的整理、挖掘、利用工作,持續提升主題教育感染力。組織理論學習中心組在九江九八抗洪展陳館開展體驗式、沉浸式學習,將抗洪精神持續轉化為源源不斷的奮進力量。在岷山革命根據地、馬回嶺火車站舊址、紅色青山紀念館……各黨支部將主題黨日活動與九江紅色文化地標結合起來,黨員干部沿著革命先輩奮斗過的足跡,追尋潯陽大地上的紅色記憶,在重溫誓詞、分享體會中感悟忠誠。大家紛紛表示,將以主題教育為契機,以實際行動詮釋絕對忠誠。
銅鼓是秋收起義策源地之一、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該縣在主題教育中注重用好紅色資源,開發《一把軍號》《不畏生死的革命女戰士》等微黨課,搭建“天天紅色故事會”平台,引導黨員干部把學習黨的歷史和學習黨的創新理論緊密結合起來,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組織黨員干部參觀秋收起義銅鼓紀念地,通過重溫入黨誓詞、誦讀紅色經典、上微黨課等形式,接受紅色文化教育。此外,精心打造紅色名村,改造提升秋收起義紀念園等,推動發展紅色旅游、紅色研學,讓人們更好地重溫革命歷史、傳承紅色基因。
高標准高質量推動主題教育取得實效。萍鄉市湘東區依托萍鄉小西路革命斗爭展示館、株萍鐵路紅色文化展示館等紅色資源,引導全區黨員干部在感悟歷史中接受精神洗禮,從紅色文化中汲取前行力量,並著力推廣“四下基層”爭當“群眾貼心人”活動。“我們將以此次主題教育為契機,賡續紅色血脈,激發奮斗力量,繼續把理論知識學習教育融入日常,扎實開展基層調研和專項整治工作,以實干造福人民。”湘東區委主要領導說。
用活用好紅色資源,抓好紅色教育,做好紅色宣講。貴溪是一片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紅土地,曾經是贛東北革命根據地的核心地區,留下了豐富厚重的紅色資源。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該市深入挖掘本地豐富的紅色資源,精心將其轉化為主題教育的“活教材”。組織黨員干部前往革命烈士紀念館、紅七連廣場等地開展研學活動。同時,創新黨課形式,創作紅色歷史文化情景劇,增強黨課的感染力,目前已演出20余場。
Copyright © 1997-202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