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水平對外開放助力中國式現代化
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通過共建“一帶一路”,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內陸地區從“后衛”變成“前鋒”,沿海地區開放發展更上一層樓,中國市場同世界市場的聯系更加緊密。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時代越是向前,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性就愈發突出。過去40余年中國經濟發展是在開放條件下取得的,未來中國式現代化的高質量發展需要在更加開放條件下進行。要胸懷“國之大者”,錨定目標任務,奮發有為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
更加系統地促進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發展。高水平開放就是要在開放的廣度和深度上更為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聯動效應,這樣既可以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具有豐富應用場景和放大創新收益的優勢,進而通過市場需求引導創新資源有效配置,促進創新要素有序流動和合理配置,也可以大大增強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中的影響力,提升在國際經濟治理中的話語權。統籌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夯實國內大循環的主體和基礎地位,提高國際循環的質量和水平,增強國內外大循環的動力和活力。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培育高端生產要素,引進國際先進要素,提升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空間。深入推進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高質量實施《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積極推進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和《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加快建設貿易強國。進一步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開拓多元化外貿市場,促進和帶動國內企業參與國際市場循環,促進內外貿市場相通、產業相融、創新相促、規則相聯,更有效率地實現內外市場聯通、要素資源共享。
更深層次推動制度型開放。同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相比,制度型開放順應經濟全球化趨勢,是一種更高層次的開放。規則、規制、管理、標准等軟性基礎設施的開放水平和程度,決定著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全面、深入、持久的水平和程度。為此,應塑造良好的市場預期,提振外資在華發展的信心,有針對性地開展重點推介,發揮駐外經商機構和投資促進機構作用,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進一步完善外商投資法律體系,依法保護外商投資權益,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對標高標准國際經貿規則,合理縮減外資准入負面清單,在服務業擴大開放、知識產權保護、數據跨境流動等難點議題上加快標准建設。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堅持市場驅動和企業自主選擇,營造以人民幣自由使用為基礎的新型互利合作關系。積極推動相關領域的規則設計,構建新興領域規則體系,形成更高標准的國內制度環境,推動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規制、管理、標准等制度型開放加快轉變。在推進制度型開放的同時,增強風險防范和應對能力,高效統籌開放和安全,切實維護國家安全。
更大強度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和影響愈發凸顯,已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變量”,是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的決定因素,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重要引擎和重要來源。我國雖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創新能力依然不強,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變。在此背景下,需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步伐,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優化配置創新資源,解決“卡脖子”問題。要著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增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實現經濟發展由要素驅動向技術創新驅動的跨越,大幅度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勞動生產率和科技貢獻率。推動短板產業補鏈、優勢產業延鏈,傳統產業升鏈、新興產業建鏈,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競爭力強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進一步提升我國在全球產業鏈重構中的影響力和主動權,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競爭力。扎實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擴大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加強國際化科研環境建設,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
合理優化對外開放空間布局。當前,我國對外開放空間布局還不均衡。對外開放空間布局調整客觀上有利於區域發展差距的收斂,其傳導機制可以加速國內產業梯度轉移,促進中西部地區制造及出口能力提升,有利於國內技術溢出及資源配置優化。應鼓勵各地立足比較優勢擴大開放,實施差異化、特色化的開放措施,強化區域間開放聯動,構建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鞏固東部沿海地區開放先導地位,加強政策、規則、標准聯通,提高中西部和東北地區開放水平,促進東中西互動協同開放,助力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扭轉陸海經濟發展不平衡。加大西部和沿邊地區開放力度,在內陸地區增設國家一類口岸,助推內陸地區成為開放前沿,提升邊境(跨境)經濟合作區、沿邊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發展水平。統籌完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推動陸海天網四位一體聯通,構建以新亞歐大陸橋等經濟走廊為引領,以中歐班列、陸海新通道等大通道和信息高速路為骨架,以鐵路、港口、管網等為依托的互聯互通網絡,打造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加快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強化開放平台和樞紐功能,形成參與國際大循環的增長點。
以更大擔當引領全球經濟治理。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生產分工、貿易投資、要素流動等行為主體往往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經濟行為一旦跨越國界,必然要求超國家組織通過制定一整套公認的國際經貿規則,對全球經濟運行進行有效協調和治理。在外生沖擊和大國博弈的背景下,當前全球經濟治理體系面臨冷戰后最大幅度的調整和結構性重塑。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應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進一步完善全球治理體系,共同尋求全球性問題的解決方案。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堅決支持多邊貿易體制,旗幟鮮明反對保護主義,推動世界貿易組織等多邊機制更好發揮作用。堅持多邊主義和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參與並引領醫療衛生、科技教育、綠色發展、環境保護、減貧、緊急人道主義等領域治理合作,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推動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讓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發展。持續辦好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博鰲亞洲論壇、“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等多邊平台,進一步深化與世界各國利益融合。加強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加大對全球發展合作的資源投入,堅定支持和幫助廣大發展中國家加快發展,維護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不僅倡導世界各國共掌全球命運、共書國際規則、共商國際要務、共享發展成果,更為“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拓展發展潛力、合作機會,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為改善各國民生作出新貢獻。
(作者系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Copyright © 1997-202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