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遂川縣:“百姓說事”制度 助力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2023年10月30日16:51 |
小字號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江西省遂川縣結合新時代“楓橋經驗”和“四下基層”工作機制,積極推出“百姓說事”制度,變被動為主動,變“解決一件事”為“解決一類事”,有力推動了群眾訴求的快速有效解決,以工作見效、群眾滿意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構建平台 讓群眾參與有載體

遂川縣在主題教育中不斷完善“百姓說事”制度,讓廣大群眾主動參與到主題教育中來,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主題教育帶來的實實在在變化和成效。線下打造“說事”平台。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鄉賢議事點等現有陣地,按照“一塊標識牌、一個公示欄、一張流程圖、一套工作職責、一本工作台賬”的“五個一”標准,因地制宜設置“百姓說事點”。鼓勵引導有條件的村干部、網格員、志願者在家中設置“百姓說事屋”“民情茶館”等,通過“嘮家常”的形式傾聽群眾心聲、拉近黨群關系。當前正是油茶採摘季節,戴家埔鄉大洞村的黃某因山場地界糾紛求助到該鄉“民情茶館”百姓說事點,第二天國土、公安、鎮村干部集體“會診”,現場辦公為其化解了糾紛。線上開通“說事”渠道。隨著農村智能移動終端的普及,遂川縣指導各鄉鎮推出“‘碼’上說事”微信小程序,方便群眾及時反映訴求,實現“百姓說事”“碼”上說,提高說事效率。今年10月的一天傍晚,枚江鎮定口村郭某生發現其80多歲、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老父親走失,眼看天就要黑了,到哪裡去找人,一時把郭某生急成了熱鍋上的螞蟻。后來,冷靜下來的郭某生想起了家門口的“‘碼’上說事”,立即向村黨支部書記郭顯洪求助,很快該村30余名黨員干部分頭查監控、找線索,不到1小時就找到了老人。

四下基層 讓群眾說事有回應

堅持把學習推廣“四下基層”工作經驗作為開展第二批主題教育的重要抓手,加強銜接聯動、落實任務要求,持續提高主題教育實效。廣泛匯集民意民智。結合主題教育中黨的理論宣講,將黨員干部與原有網格員、“網格村警”、新鄉賢等社會治理力量一體納入傾聽“百姓說事”隊伍,在宣傳黨的最新理論成果的同時,引導他們主動上門“問事”“搜事”,通過實地走訪、微信、電話等方式廣泛了解群眾需求和意見。針對產業發展、重點工程、民生項目等群眾普遍關心的生產生活問題,採取黨群座談會、現場辦公會、板凳議事會、“茶鄉夜話”等形式,廣泛征求民意、匯集民智。積極回應關心關切。在遂川,第二批主題教育明確要求縣處級領導干部每月至少開展1次接訪下訪,幫助解決群眾困難、化解信訪積案。通過干部下基層走訪群眾,結合“百姓說事”收集問題,主題教育以來全縣共摸排上報民生保障、城鄉建設、人居環境等方面問題650余件,辦結630余件。查找出園區閑置低效用地、城區交通擁堵等20個重點問題,制定縣級層面“5+1”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建立第一批10個民生項目清單,積極回應群眾關心關切。高坪鎮興坪社區黨支部書記陳國高在走訪過程中聽到不少群眾反映“現在私家車越來越多,希望能新建個停車場,方便大家停車。”事項上報后,鎮黨委、政府迅速回應,僅用18天,就建成了一個面積900余平方米的停車場,解決了群眾停車難問題。

建立機制 讓群眾評判有標准

堅持用制度追著干部跑、讓干部圍著群眾轉,著力提高為民辦事質效。建立首辦負責制。按照“誰首次受理,誰負責到底”的原則,明確收到職責范圍內“說事”事項的工作人員為首辦責任人,履行接談、記錄、辦理(跟蹤)、反饋等首辦責任,不在職責范圍內的,要主動幫助聯絡經辦人員。建立台賬銷號制。按照“定期梳理、分類匯總”的原則建立“百姓說事”台賬,落實責任人、責任單位,提出明確的處理時限。按照管理權限,將事項分為需要縣一級部門解決、需要鄉(鎮)黨委政府解決和需要村(居)解決的三個層級,對超期未結事項,向相關責任單位下達督辦函,實行“銷號”管理。建立群眾評議制。對辦結事項進行回訪,邀請群眾從辦事態度、辦事效率、辦事結果三個方面進行評議,把評判權交給群眾。對反映服務態度差、辦事效率低、結果不滿意的,經甄別后記錄在案,視情節向責任人發放“黃、橙、紅牌”,倒逼干部轉變作風,督促抓好整改落實。“通過這種常態化制度設計,靶向發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讓人民群眾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實實在在感受主題教育帶來的新變化。”遂川縣委組織部副部長、縣委主題教育辦負責同志表示。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遂川縣通過“百姓說事”制度累計解決群眾訴求6370余個,採納意見建議310余條,群眾滿意率達99.8%,信訪窗口接訪量同比下降7%,來信信訪量同比下降25.37%,信訪總量呈明顯下降趨勢,助力主題教育走深走實、取得實效。

(作者:江西省遂川縣主題教育辦,張國平)

(責編:王珂園、秦華)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