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人民要論)

政武經
2023年11月09日10:3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加快科技創新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今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首次提出“新質生產力”,為新時代新征程加快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我們要深刻認識和把握新質生產力的內涵和特點,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深刻認識和把握新質生產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培育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我們認識和把握新質生產力提供了根本遵循。新質生產力是代表新技術、創造新價值、適應新產業、重塑新動能的新型生產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是夯實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物質技術基礎的重要舉措。

形成新質生產力需要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發展未來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知識技術密集、物質資源消耗少、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是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的產業,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以及空天海洋產業等。2022年,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超過1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速快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戰略性新興產業處在科技和經濟發展前沿,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綜合實力特別是核心競爭力。未來產業代表著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新方向,是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贏得先機的關鍵所在,是全球創新版圖和經濟格局變遷中最活躍的力量,是實現創新引領發展的重要抓手。“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前瞻謀劃未來產業”。對未來產業不僅要精准 “選種”、精心“播種”,更要悉心“育種”、用心“培苗”,讓其更好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是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的必然要求。人類歷史上每一次重大科技進步,都帶來經濟社會發展的量變與質變。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密集活躍的時期,科技對國家命運、經濟社會發展和百姓民生的影響范圍之大、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如何挺立時代潮頭、破解發展難題?必須向科技創新要答案。誰在科技創新上先行一步,誰就能擁有引領發展的主動權。新質生產力是科技創新在其中起主導作用的生產力,是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生產力。其主要載體是產業,核心引擎是創新。新質生產力的“新”主要包括四個維度:一是新勞動者。不同於傳統以簡單重復勞動為主的普通技術工人,參與新質生產力的勞動者是能夠充分利用現代技術、適應現代高端先進設備、具有知識快速迭代能力的新型人才。二是新勞動對象。與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不僅包括物質形態的高端智能設備,還包括數據等新型生產要素和新勞動對象。三是新勞動工具,如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設備、自動化制造設備等。四是新型基礎設施。要適應科技創新范式變革、模式重構的新需求,統籌布局大科學裝置,圍繞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優化升級傳統基礎設施,完善新型基礎設施。

以數字化和綠色化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當前,數字化和綠色化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兩個重要趨勢,為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提供了重要賽道。其中,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動通信、物聯網、區塊鏈等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加速突破應用,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速重塑產業形態和商業模式,正在成為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為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提供了重要支撐。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最富前景的發展領域,不僅能夠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增長新亮點,而且能夠造福子孫后代,是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方向。抓住歷史性機遇,推動數字化和綠色化協同發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有利於推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構建新發展格局、以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可以在以下四個方面著力。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是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新質生產力的“新”源自科技創新,是以科技創新為引擎和內生動力的生產力。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科技創新取得歷史性成就,科技實力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布的《2023年全球創新指數》,我國是前30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經濟體,排名第十二位,在全球五大科技集群中佔據三席。2022年,我國研發人員總量超過600萬人年,研發經費投入超過3萬億元,投入強度為2.54%﹔發明專利有效量達到421.2萬件,居世界第一﹔企業的科技創新主體地位進一步提升,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從2012年的3.9萬家增長至2022年的40萬家。也要看到,我國科技領域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如重大原創性成果缺乏、底層基礎技術和工藝能力不足、理論科學研究落后於實驗科學研究等。面對新形勢新任務,要洞察全球科技創新趨勢,利用全球科技創新資源,加強科技交流合作,進一步深化原始創新和集成創新。突出前瞻性、戰略性需求導向,把握科技發展趨勢和國家戰略需求,堅持目標導向和自由探索“兩條腿走路”,持之以恆加強基礎研究,努力創造更多“從0到1”的原創性成果。以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為突破口,優化資源配置和布局結構,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提高創業服務水平,培育更多“獨角獸”企業和“隱形冠軍”,以創新帶動創業、以創業壯大產業。

大力推進制度創新。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有利於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要用好我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與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健全新型舉國體制,聚焦經濟建設和事關國家發展與安全的重大科技問題,解決“近憂”、兼顧“遠慮”,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開辟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新賽道,建設世界級產業集群。加大基礎研究財政投入,通過擴大減稅激勵、支持設立科學基金、科學捐贈等多種方式鼓勵社會力量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健全支持原始創新的體制機制。構建高效協同的技術創新體系,推動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協調聯動、各司其職、集中攻關。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協同創新,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合作機制。破解實現技術突破、產品制造、市場模式、產業發展“一條龍”轉化的瓶頸,讓創新鏈產業鏈實現良性循環。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加強國際科技交流,積極參與全球創新網絡,吸收借鑒世界各國有益於生產力發展的制度創新成果。

進一步強化人才支撐。創新驅動本質上是人才驅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需要充分調動和激發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要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加快形成與新質生產力發展需求相適應的人才結構,促進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轉變。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培養造就更多大師、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等,打好“引才、育才、用才”組合拳,大力弘揚科學精神。著力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突出高精尖導向,培養造就適應國家戰略需要、引領經濟社會發展潮流的拔尖人才和緊缺人才。健全產學研協同育人機制,培養符合學科交叉、產業融合發展趨勢的復合型人才,特別是具備科技背景、熟悉市場運作、掌握企業管理技能的高水平創新創業人才。優化長效激勵機制,為人才成長和發展提供寬鬆環境和廣闊空間,為科研人員“減負鬆綁”,進一步激發其創新創造活力。破除對學歷、資歷、頭銜等的盲目迷信,探索更加合理全面的人才聘用制度,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國家重大科技任務、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應急科技攻關中“挑大梁”“當主角”,給予青年科技人才更多機會和更寬闊平台。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不僅需要“高精尖缺”科技人才,還要有一大批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大國工匠、能工巧匠等。要深化職業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完善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要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進政策,充分發揮龍頭企業、高等院校等的引才聚才平台功能,形成具有吸引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

更好發揮資本賦能作用。創新始於技術,成於資本。資本是帶動各類生產要素集聚配置的重要紐帶。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離不開金融“活水”的灌溉,特別是資本市場的支持。資本市場可以對創新型企業進行篩選、發現和培育,引領產業轉型升級,有效分散技術創新風險﹔能夠拓寬創新型企業融資渠道,緩解創新活動的融資約束,通過並購重組、要素流動等方式,實現創新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創新效率﹔能夠有效聚集各類創新要素並使其高效流動,為企業創新注入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要大力發展科技金融,促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當前,發揮資本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積極作用,要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完善科技金融制度設計,發揮資本市場在激勵創新創業、推動產業升級、優化公司治理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大力發展創業風險投資,培育科技型、創新型企業,支持制造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等企業發展壯大。完善並購重組制度,提高創新資源整合和創新資本循環的效率。提升上市公司、股東及相關信息披露義務人信息披露的真實性、規范性、准確性、完整性、主動性、針對性和有效性,提高信息披露質量。堅持市場化、法治化方向,夯實資本市場誠信基礎,完善“有進有出”的優勝劣汰機制,嚴格執行強制退市制度,提高違法成本,讓法律成為“長牙齒的老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 人民日報 》( 2023年11月09日 13 版)

(責編:王先進、王珂園)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