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濟寧嘉祥縣:學做結合、查改貫通 激勵黨員干部擔當作為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堅持學做結合、查改貫通,通過建立完善“四張清單”“四個台賬”,以“清單化”“台賬式”推進機制,統籌抓好各項重點措施落實,將主題教育匯聚起的磅礡力量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分級分類抓學習,在筑牢思想根基上見實效。以縣處級領導干部為重點,組織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全覆蓋開展理論學習。一是領導干部帶頭學。針對縣處級干部,精心設置讀書班,分4個專題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統籌安排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列出4個專題,深入研討交流。組織縣處級領導干部、各部門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等146人參加,扎扎實實做好集體學習、交流研討等,縣級領導同志堅持以上率下,在各自分管領域和系統內講專題黨課。二是普通黨員扎實學。實行個人自學定期提醒制度,細化個人自學、集體學習、支部研討、專題黨課等學習方式,指導全縣1317個基層黨組織制定學習計劃,開展各類學習研討。三是分類指導精准學。利用13處流動黨員黨群服務中心、36處“暖流驛站”,組織開展線下集中學習,在“嘉祥紅色港灣”微信公眾號開設專欄,確保流動黨員主題教育全覆蓋。對摸排出的1639名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黨員,發揮好園區、樓宇、商圈黨組織和平台企業、街道社區黨組織作用,用好黨群服務陣地,採取小型分散、靈活簡便的方式,組織參加主題教育。四是精心設計靶向學。對機關、農村、社區等領域明確牽頭負責部門單位,確保主題教育學習不偏航。按照干什麼學什麼的標准,增強主題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
求真務實搞調研,在轉變工作作風上見實效。一是制定調研清單。制定大興調查研究實施方案,聚焦經濟高質量發展、文旅產業融合、保障和改善民生等24個方面調研重點和最突出最迫切的問題,梳理縣級領導“領題攻堅”調研課題36項。二是深入開展調研。推動領導干部開展常態化、高質量調研,縣級主要領導同志帶頭進小區、入農戶,就群眾關注的居住環境等問題進行實地走訪調研,現場解決問題。三是注重轉化運用。針對調研中發現比較集中的老舊小區問題,投資1.5億元用於55個老舊小區改造和小區內部道路修補,目前全縣已解決調研中發現的問題39個。
從嚴從實抓整改,在解決突出問題上見實效。堅持邊學習、邊對照、邊檢視、邊整改,把檢視整改貫穿主題教育始終。一是精准制定問題清單。全面梳理巡視巡察、黨建督查、黨員評議、群眾反映等情況,動態梳理縣級層面問題清單,制定整改措施73條,督促全縣1317個基層黨組織開展檢視分析,排查問題1300余個,制定整改措施2200余條。二是持續推進專項整治。在貫徹落實省委、市委專項整治任務的基礎上,結合嘉祥實際,針對“行政執法不規范問題”開展專項整治。開展新一輪村情分析會診,圍繞村班子運行及黨員作用發揮、村集體經濟發展等工作查擺問題766條,已整改537條,正在整改229條。特別是針對村集體經濟增收乏力問題,做足土地文章,推進全縣151家黨支部領辦土地股份合作社,流轉土地20余萬畝支持大豆種業規模化發展,既增加了村集體收入,又為保障種業振興貢獻力量﹔盤活各類資源,利用閑置學校、辦公用房等建設“共富工坊”,發揮手套產業優勢,實行“村企聯建”,既實現群眾家門口就業,又助力集體增收,著力提升村黨支部致富帶富能力。
用心用情辦實事,在增進民生福祉上見實效。一是持續增進民生福祉。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確定全縣16件民生實事,建立民生事項清單,定期召開相關職能部門推進會議,實行跟蹤調度、銷號管理。扎實開展“三亮三比一爭當”“有困難找黨員”等活動,開展黨員志願服務325次,為身邊群眾辦實事好事651件,讓群眾感受到主題教育帶來的新變化、新成效。二是深入開展“我為發展獻良策、解難題、建新功”活動。積極組織基層黨組織開展建言獻策活動,組織黨員干部到社區報到978次,幫助解決問題403個,收集意見建議227條,推動解決一批涉及面廣、群眾反映強烈、社會關注度高的問題。
(供稿:中共嘉祥縣委主題教育領導小組)
Copyright © 1997-202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