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 筑牢基層善治根基
今年是毛澤東同志批示學習推廣“楓橋經驗”60周年,也是習近平總書記指示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20周年。9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參觀楓橋經驗陳列館,進一步指出要堅持好、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把問題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11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人民大會堂親切會見全國“楓橋式工作法”入選單位代表,向他們表示誠摯問候和熱烈祝賀,勉勵他們再接再厲,堅持和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為推進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楓橋經驗”歷久彌新,強調以服務人民為宗旨,以基層黨建為引領,以社區居民為中心,以群眾滿意為基礎,以治理創新為動力,以社會和諧為目標,以心系民生為情懷,以無私奉獻為責任,通過多元化社會主體參與,實現基層治理的現代化。當前,堅持好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可以在黨建引領“驅動融合”、良法善治“固本強基”、科技創新“數字賦能”、多元主體“共治共享”等方面著力,切實提高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更好實現社會和諧發展。
黨建引領“驅動融合”
黨建引領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的重要特征和優勢。緊抓黨建引領主線,聚焦“黨建+群眾”“黨建+服務”“黨建+治理”三項工程,以服務群眾“零距離”為目標,探索黨建引領下的基層治理新路徑,努力形成基層黨建工作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的良好格局。“楓橋經驗”的生命力體現在“依靠群眾就地化解矛盾”,注重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最終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從本質上來說,這就是黨的群眾路線在基層治理中的生動體現。因此,基層要高度重視基層黨組織的建設,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推動黨建向基層治理新領域、新空間不斷延伸,提升基層治理水平、治理效率,最終提升服務群眾效能。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加強城市社區黨建工作,推進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持續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有效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斗堡壘。要以黨建引領為主線,不斷延伸基層組織觸角,以“1+N”的網格管理員和網格輔助員為治理依托,強化各級黨組織對基層治理的責任,進一步形成“街鄉吹哨、部門響應”“主動治理、接訴即辦”的一體化反應機制,這對於提高人民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至關重要。學習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必須強調黨建引領與基層治理的深度融合,這不僅可以強化政府治理工作的協調有序,而且能夠確保政策的貫徹執行,增強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實現基層治理的目標。
良法善治“固本強基”
良法善治貫徹的前提條件是有法可依,關鍵環節在於基層社會治理的嚴格執法,而司法公正是推動基層社會治理法治化的基本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充分認識“楓橋經驗”的重大意義,發揚優良作風,適應時代要求,創新群眾工作方法,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矛盾和問題。“楓橋經驗”本質上是自治、法治、德治三者的結合。因此,在學習和推廣新時代“楓橋經驗”過程中,必須強調依法治國,遵守法律和法規,群眾路線、民主精神和組織建設都需要在法律框架內實現。不僅基層民主建設需要依據法律規定,確保民主程序的合法性和公正性,而且在貼近實際和解決問題過程中,同樣需要在程序和規范的框架內進行。
良法善治強調注重程序和規范的制定和遵守,可以確保基層治理工作的合法性和規范性,同時努力將矛盾化解在早、化解在小、預防在源頭。發揮法治在基層治理中的引導與保障功能,加強社會工作者和調解人員的培訓,增強社會工作者依法辦事能力,構建大調解工作格局,運用法治手段解決平安建設、社會治理的重點難點問題,進一步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推進以自治為基礎、法治為保障、德治為引領的基層治理模式形成、完善和發展,構建一個固本強基、依法治理、高效便捷、和諧穩定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
科技創新“數字賦能”
數字科技賦能基層治理,實現基層善治,是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重要方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實踐過程中,各地充分利用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科技手段,創新基層治理的方法和手段,著力構建完善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的基層治理平台,以提供更好的服務、提高治理效率和服務質量。當下,數字化、智能化成為各地基層治理的發展趨勢,基層充分利用數字技術的力量,推動治理從傳統方式向智慧治理邁進,從粗放式管理向更精細化的模式轉變。
各地通過創建數智化網絡治理平台,在AI智能分析、智慧電梯、防溺水監測和電動車充電火災警報系統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例如利用數智化智能平台在第一時間發出警報,達到及時處置的效果,以及推動警情處置與矛盾調處工作由“各自為戰”向“專業融合”方向升級,等等。在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實踐中,各地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手段,以治理創新為動力,切實為基層工作減負、為矛盾化解增效,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好的服務內容、更高的治理效率和服務質量,從而推動基層治理數字化、智能化和現代化。
多元主體“共治共享”
基層事務繁雜,不能僅僅依賴政府部門,必須充分發揮社會各主體的作用,積極倡導群眾廣泛參與和商討,激發整個社會的活力。既要聽民聲、順民意,更要集眾智、匯眾力。以人才、資源、服務為核心,建立並完善上下聯動、內外結合的基層治理長效機制。近年來,各地在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過程中,積極推動各主體實現優勢互補,促進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形成多方共同參與、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多方共贏的生動局面,推進基層社會治理規范化、制度化、法治化。
學習和推廣新時代“楓橋經驗”,不僅要融合現代法治理念,而且要面向實際問題,推動源頭治理,充分發揮各方主體的積極作用,建立基層黨組織領導,基層綜治中心、派出所、基層調解委員會、村委會的對接機制,實現矛盾糾紛三級篩查。此外,通過廣納鄉賢能人,成立矛盾調解員隊伍,建立調解員運行、獎懲機制,就地化解矛盾糾紛。通過建立基層治理的多元主體協同解決糾紛機制,實現基層社會多元主體的協同治理。
總之,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為我們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緊緊依靠群眾去探索創新,正確處理好人民內部矛盾,努力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創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提供了根本遵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基層治理是黨的執政之基、力量源泉,隻有把基層黨組織建設強、把基層政權鞏固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基才能牢固。我們要學習好、推廣好新時代“楓橋經驗”,筑牢基層善治根基,以治理創新為動力,逐漸完善基層治理機制,努力將矛盾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更大貢獻。
(作者系華東交通大學經管學院教授、江西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Copyright © 1997-202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