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金融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金融強國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在日前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金融工作,分析金融高質量發展面臨的形勢,部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金融工作。會議鮮明提出“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的目標,強調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以金融高質量發展助力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偉業,為新時代新征程金融工作的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1.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高質量的金融服務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經濟興,金融興﹔經濟強,金融強。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兩者共生共榮。”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是國民經濟的血脈,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建設金融強國,是我國經濟社會長遠發展的戰略抉擇,更是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維護國家金融安全的需要。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我們將馬克思主義金融理論同當代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努力把握新時代金融發展規律,持續推進我國金融事業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奮力開拓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金融系統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作出了重要貢獻,牢牢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有力支撐了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我國目前已經是金融大國,金融資產數量龐大,擁有全球最大的銀行市場、第二大保險市場和資本市場。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我國金融業機構總資產達449.21萬億元。中國債券納入全球三大債券指數,股票市場全面實行注冊制,多渠道、多層次融資服務體系不斷完善。截至今年9月末,共有1110家境外機構進入中國債券市場,來自52個國家和地區的202家銀行在華設立了機構。吸引外資規模連續5年位居世界第二,外匯儲備規模穩居世界第一,人民幣在國際貿易、外匯儲備、外匯交易和跨境投融資等領域佔比明顯加大,交易份額排名躍升至全球第五位,金融綜合實力不斷提升。在此基礎上,中央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金融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明確要求提高金融戰略定位,更好地服務於中國式現代化發展大局,建設金融強國,這是綜合研判當前發展階段和形勢得出的精准戰略定位和結論。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金融應著力營造良好貨幣金融環境,切實提高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優質金融服務,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高質量的金融服務。
2.准確把握建設金融強國的內涵與要求
以實現共同富裕為目標建設金融強國。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金融在推進共同富裕的過程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建設金融強國的過程也是不斷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金融需求的過程。為推動實現共同富裕,必須強調金融的普惠性與人民性,讓全體人民共享金融高質量發展成果,切實提高企業和居民的金融服務可及性,通過發揮好金融的財富管理功能穩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
以金融安全為保障建設金融強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維護金融安全,是關系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一件帶有戰略性、根本性的大事。金融安全事關人民財產安全、國家安全和發展全局。維護金融安全,是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發展和安全的重要內容,也是建設金融強國的重要保障。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的金融安全也面臨新的時代挑戰,包括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產業格局加速調整、全球貨幣競爭加劇等。隻有積極加以應對,維護好金融安全,才能在此基礎上更為有效地統籌金融開放和安全,維護國家總體安全。
以金融現代化為支撐建設金融強國。建設金融強國,實現金融高質量發展,應突破傳統金融理念,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現代化金融體系。現代化的金融體系要求金融能夠實現以下功能:一是引導要素流向,促進金融市場進一步完善,切實發揮好配置金融資源的作用。二是深度服務於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實現金融資源與實體經濟的良性互動,金融工作應重點圍繞產業基礎再造、穩鏈固鏈強鏈等領域,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常態化穩定資金供給。三是建立與國內大循環相適應的金融體系,切實發揮好金融在擴需求、穩預期、暢循環等方面的作用。
以推進金融高水平開放為助力建設金融強國。此次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著力推進金融高水平開放,確保國家金融和經濟安全。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穩步擴大金融領域制度型開放,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資金融機構和長期資本來華展業興業。增強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和影響力,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推進金融高水平開放,有利於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穩步提高人民幣在國際支付結算、投資交易等方面的地位與作用﹔有助於加大國際金融公共產品的供給,加強與國際通行金融規則的銜接,提升我國在國際金融治理領域的話語權﹔有利於加快金融市場雙向開放,拓展國內投資者在國際金融市場配置金融資源的空間,進一步吸引國外投資者參與我國超大規模的金融市場。
3.加快建設金融強國
此次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指出,目前我國金融領域各種矛盾和問題相互交織、相互影響,比如經濟金融風險隱患仍然較多,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不高,金融亂象和腐敗問題屢禁不止,金融監管和治理能力薄弱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反映出我國金融仍然存在“大而不強”的問題。提出建設金融強國的目標,意味著金融體系的發展重點將更多從規模體量的提升轉向夯實服務質效和提升防風險能力等“質”的方面。
此次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圍繞奮力開拓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強調了“八個堅持”,即“必須堅持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堅持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為根本宗旨,堅持把防控風險作為金融工作的永恆主題,堅持在市場化法治化軌道上推進金融創新發展,堅持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統籌金融開放和安全,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這為新時代新征程的金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具體而言,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加快推動金融強國建設,未來有以下主要著力點:
加強黨的領導,增強金融工作的政治性與人民性。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建設金融強國最關鍵的組織保障。金融機構應胸懷大局,不斷增強政治擔當,提高使命感與責任感,堅決貫徹執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人民為中心,不斷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金融需求,不斷開創新時代金融工作新局面,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
建立全方位、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目前我國金融仍以銀行信貸等間接融資為主,股市市值、政府債券和非政府債券余額佔金融總存量的比例相對較低。未來應加速構建由銀行信貸、債券市場、股票市場、風險投資等組成的全方位、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優化融資結構體系,改善金融服務效率。具體而言,推動股票發行注冊制走深走實,發展多元化股權融資,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提高違法違規成本,完善退出機制,制定、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為保護投資者利益提供制度保障。進一步推動債券市場高質量發展,持續推動債市產品創新,建立債券市場統一執法機制,構建完備的債券市場基礎設施體系,推動市場化、法治化違約風險處置機制,更好發揮資本市場樞紐功能。
構建整體協同、分工明晰的金融服務網絡。引導各類型金融機構提供差異化金融服務,培育與多樣化金融服務形態發展相適應的金融機構,形成良性競爭的發展格局。支持大型金融機構做優做強,發揮“主力軍”“壓艙石”作用﹔中小金融機構立足當地開展特色化經營,發揮好貼近市場和客戶的比較優勢﹔進一步強化政策性金融機構職能定位,實施業務分類分賬管理﹔發揮保險業的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功能,提高保險業與保險機構的風險保障與風險管理能力。
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共同打造良性互動的金融市場生態體系,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持續助力科技成果轉化,為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提供資金支持﹔以低碳目標與能源安全為導向發展綠色金融,謀求生態友好型新經濟增長點﹔加快構建高水平普惠金融體系,提升金融服務的覆蓋面、便利性、可得性﹔大力發展養老金融,拓展養老新業態,完善多支柱養老體系﹔提升數字金融滲透率,全面提升各類金融服務效率。
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深化金融監管體系改革,在中央金融委員會和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統一領導下的“一委一行一局一會”監管新格局下,進一步強化監管的統籌協調,全面強化機構監管、行為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監管,提高監管針對性,消除監管空白和盲區。加快完善地方金融監管體制,統籌優化中央金融管理部門地方派出機構的設置和力量配備,更好地防范化解區域性和系統性金融風險。
擴大金融高水平開放。統籌金融安全與金融開放,穩步擴大金融領域制度型開放。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程度,加強上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促進與國際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加強國際監管溝通合作。積極參與國際金融治理,推進綠色金融國際合作,完善“一帶一路”投融資體系,為維護全球金融穩定貢獻中國力量。
(作者分別系中共四川省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講師、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
Copyright © 1997-202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