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流互鑒中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

楊金衛
2023年11月27日08:47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多樣性是人類文明的魅力所在,更是世界發展的活力和動力之源。文明沒有高下、優劣之分,隻有特色、地域之別,隻有在交流中才能融合,在融合中才能進步。推動人類各種文明交流交融、互學互鑒,是讓世界變得更加美麗、各國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交流互鑒中才能不斷發展繁榮,更好地走向世界、走向未來。

1.交流互鑒是文明發展的本質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告訴我們,隻有交流互鑒,一種文明才能充滿生命力。”人類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文明史,任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是在承先啟后、繼往開來中走到今天的,世界是在人類各種文明交流交融中成為今天這個樣子的。不同歷史和國情,不同民族和風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使世界更加豐富多彩。每一種文明都扎根於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著自己存在的價值。

沒有多樣性,就沒有人類文明,文明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人類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繁衍生息,創造形成了多姿多彩、形態各異的文明。從茹毛飲血到田園農耕,從工業革命到信息社會,構成了波瀾壯闊的多樣文明圖譜,書寫了激蕩人心的多彩文明華章。無論是古代的中華文明、希臘文明、羅馬文明、埃及文明、兩河文明、印度文明等,還是現在的亞洲文明、非洲文明、歐洲文明、美洲文明、大洋洲文明等,既屬於某個地區、某個國家和某個民族,又屬於整個世界和全人類,既是以某個國家和某個民族為主體創造的,又是整個世界和全人類共同的文明成果。當今世界有70億人口,200多個國家和地區,2500多個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人類社會創造和發展了多姿多彩、各有千秋的文明形態。

每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深深根植於本國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是這些國家和民族的集體記憶,都有其獨有的特點、特色、特質。應該歷史地看待和受到應有的尊重,應以平等互鑒的態度看待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明,避免對其他國家和民族文明的片面、狹隘認知,更要摒棄對其他國家和民族文明的傲慢與偏見。文明之間應該秉持相互尊重的態度,不應該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一種文明如果自恃“高傲”來對待另一種文明,那就不僅不能領略其奧妙,不能真正認識其真諦,不能借鑒其長處和精華,而且有可能會與之格格不入,甚至產生沖突和對抗。歷史和現實都表明,傲慢和偏見是文明交流互鑒的最大障礙,平等和尊重才是文明交流互鑒的前提。隻有在平等相待、彼此尊重基礎上,不同文明之間才能夠對話交流、互學互鑒,借鑒吸納各種文明的特色精華和有益成分。

2.中華文明是交流互鑒的典范

文明的繁榮、人類的進步,離不開求同存異、開放包容,離不開文明交流、互學互鑒。從歷史上看,中華文明正是在與世界其他文明持續不斷的交流互鑒中發展繁榮的。西漢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絲綢之路”開啟了東西方文明交流的先河﹔唐代對外通使交好的國家和地區達70多個,來自各國的使臣、商人、留學生雲集長安﹔15世紀初,明代著名航海家鄭和七次下西洋,到達東南亞很多國家,遠抵非洲東海岸肯尼亞,留下了中國同沿途各國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話﹔明末清初,歐洲天文學、醫學、數學、幾何學、地理學知識傳入中國,開闊了中國人的科技視野。

中華文明歷經5000多年綿延不斷的發展,為人類文明進步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世界其他文明也在吸取中華文明的營養之后變得更加豐富、發達。源自中國本土的儒家思想,早已走向世界,成為人類文明的一部分。佛教傳入中國后,經過長期演化,同中國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發展,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文化和獨特的佛教理論,並從中國傳播到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地,對這些國家的哲學、藝術、禮儀等產生了深刻影響。作為中華文明和科技進步的代表,造紙術、火藥、印刷術、指南針四大發明,不僅促進了中國的社會進步和科技發展,也深刻影響和改變了世界,推動了歐洲的文藝復興。中國的哲學、文學、醫藥、絲綢、瓷器、茶葉等傳入西方,融入西方民眾日常生活之中,促進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互動。

在世界經濟文化交流日益廣泛和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條件下,人類社會發展面臨許多共同難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天下為公、民為邦本、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賢、天人合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等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蘊含著解決當代人類發展難題的重要啟示,可以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啟迪,為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啟示,為道德建設提供有益啟發。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於繼承才能更好創新。中華文明經歷了5000多年的歷史變遷,但始終一脈相承,體現了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彰顯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富滋養。

3.探索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的方法路徑

隻有按照時代進步的要求,在深化交流互鑒中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中華文明才能同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豐富多彩的文明一道,為人類社會發展進步提供正確的精神指引和強大的精神動力。

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不僅是我們中國人的思想精華和精神內核,也蘊含著全人類共同價值。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努力從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積累的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和智慧,延續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華,展現精神魅力”。面向未來,我們要堅定文化自信,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把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標識提煉出來、展示出來,把優秀傳統文化中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提煉出來、展示出來,向世界闡釋推介更多具有中國特色、體現中國精神、蘊含中國智慧的優秀文化,讓中華民族以更加自信和昂揚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講故事是國際傳播的最佳方式。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要用中國理論闡釋中國實踐,用中國實踐升華中國理論,提出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鮮明地展現中國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對外宣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講好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故事、中國人民奮斗圓夢的故事、中國堅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故事﹔組織運用各種精彩、精煉的故事載體,增強對外話語的創造力、感召力、公信力,闡釋好中國特色,用中國之治、中國之路、中國之理向世界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展現更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展現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和人文底蘊,使世界更好地讀懂中國、讀懂中國人民、讀懂中國共產黨、讀懂中華民族。

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全面提升國際傳播效能。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際傳播在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中擔負著十分重要的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刻認識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國際傳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氣力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形成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為此,要堅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不斷加強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加強國際傳播的理論研究,掌握國際傳播的規律,提高傳播藝術,採用貼近不同區域、不同國家、不同群體受眾的精准傳播方式,推進中國故事和中國聲音的全球化表達、區域化表達、分眾化表達,增強國際傳播的親和力和實效性﹔堅持廣交朋友、團結和爭取大多數,不斷擴大知華友華的國際輿論朋友圈﹔適應新時代國際傳播需要,加強專門人才隊伍和國際傳播能力培訓體系建設,構筑起對外宣傳的人才高地。

深化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加強文明交流互鑒既是文化自身發展的要求,也是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望。每種文明都有其獨特魅力和深厚底蘊,都是人類的精神瑰寶。意識形態、社會制度、發展模式的差異,不應成為人類文明交流的障礙,更不能成為相互對抗的理由。要樹立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推動中華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必須加快構建全方位、多領域、深層次的文化“走出去”新格局,以文載道、以文傳聲、以文化人,弘揚中華文明蘊含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深入開展同各國文化交流合作,廣泛參與世界文明對話,通過多種途徑推動我國同各國的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者系山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山東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

(責編:王珂園、宋美琪)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