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長沙天心區:緊盯“急難愁盼”答好“民生考卷” 推動主題教育見行見效


修建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長沙市天心區金盆嶺街道沙湖村片區,建筑布局雜亂無序,基礎設施年久失修,普遍存在違章搭建、無証經營等情況。金盆嶺街道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江宇介紹,經調研測算,其並不具備開發商征地拆遷的商業價值,由政府出面“統籌重建”。
面對類似大規模且產權模糊、業態多元、人員復雜的自建房整治項目,“統籌重建”在長沙算得上是首創。對此,天心區委、區政府堅持民生事民生議,將調研“重心”對准民生“靶心”,成立沙湖村片區統籌重建項目指揮部,先后60余次召開專題會議調度推進。通過細致摸排、上門談心,主動為他處無房住戶尋找過渡房源,並按政策發放租房補貼﹔為32戶困難居民提供周轉用房,對獨居老人、殘疾人等特殊家庭,安排專人專車協助搬家,並成功幫助15個家庭解決就業問題......贏得了居民的認可和支持。
據了解,目前片區房屋已全部拆除,即將啟動重建,預計1年左右,這裡將變危房為安居。
自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長沙天心區堅持站穩人民立場,以問題為導向,將群眾路線貫穿始終,聚焦“衣食住行娛教醫養”等民生系列,運用“走找想促”問題報送信息系統錄入問題數1287個,已解決1217個,階段性解決26個,正在解決44個,讓老百姓實實在在感受到了變化和成效。
為不斷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天心區聚焦“小切口”,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多元化居家養老模式,打造了幸福老年食堂、暖心餐桌、居家醫養等公益項目。同時,聯合餓了麼藍騎士成立“青春伴夕陽”志願服務隊,每天為轄區25名特困散居老人免費送餐上門,讓老年幸福在家門口升級。
近年來,湖南把打好重點民生保障仗作為“發展六仗”的關鍵之仗,長沙天心區以實際行動作表率,通過多次走訪調研,關注社會新群體,由區總工會牽頭,成立了網約送餐行業工會聯合會,讓轄區600余名網約送餐員有了“娘家”﹔建設“金桂美食夜市街”,引導攤販規范經營,提供就業崗位200多個。
這一系列貼心的服務,正是長沙天心區結合主題教育開展,抓實“走找想促”活動的一個縮影。
天心區作為五一商圈核心區,每逢節假日期間,人流量最為火爆,安全生產壓力巨大。
天心區將大興調查研究與區委“效能提升年”、干部效能考核等重點工作有效融合,以高度政治責任聚焦當前整治和長遠治理,系統確定了“四強五清六化”整體思路,通過清單式鋪排、節點化推進、街長制落實,實現商圈更安全、更智慧、更靚麗。
在五一商圈安全運行指揮中心智能平台上,人流密集度智能識別以及城市治理服務、快速響應機制等一應俱全。“智能化”賦能商圈的提質升級,實現了指揮調度的快速處置閉環,從源頭上杜絕擁堵發生,有效預防了踩踏事故的發生。
“堅持當下改與長久立,要把主題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經常。”區委區政府通過設立效能“紅黑榜”,出台《關於進一步提升效能建設的八條措施》,效能工作領導小組從務實部門作風、強化街道績效、昂揚干部狀態三方面制定配套方案,著重從重點工作考核、“12345”政務熱線辦理、底線工作等方面進行效能調研和督查,在實干中奮力書寫人民滿意的“民生答卷”。(向宇)
Copyright © 1997-202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