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江山 根在人民

——赴寧德蹲點調研“四下基層”的報告

中央組織部黨建研究所調研組
2023年11月29日08:49 |
小字號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編者按:中國共產黨歷來高度重視調查研究,視之為“傳家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調查就沒有決策權﹔正確的決策離不開調查研究,正確的貫徹落實同樣也離不開調查研究﹔調查研究是獲得真知灼見的源頭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為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四下基層”重要批示精神,落實中央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通知要求,中央組織部黨建研究所於近日組織專題調研組,前往福建省寧德市開展了為期一周的蹲點調研,撰寫了一組反映福建省特別是寧德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堅持和弘揚“四下基層”的調研報告。現將1個主報告和4個分報告一並刊發,供學習參考。

“四下基層”即領導干部“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下基層,調查研究下基層,信訪接待下基層,現場辦公下基層”,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寧德工作時大力倡導並身體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當前,第二批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正在扎實開展,“四下基層”是重要抓手。經部領導批准,近日,我們赴福建寧德開展專題調研。調研組在古田、周寧、壽寧、福安、霞浦、福鼎和蕉城等7個縣(市、區)實地走訪,入鄉村、到街道、進企業,重走總書記走過的路,重溫總書記說過的話,重看總書記做過的事,面對面交流訪談,實打實了解情況。

調研組深深感到:“四下基層”,在寧德、在福建得到了長期堅持並不斷發揚光大,已成為廣大黨員、干部的自覺行動﹔“四下基層”,實現干部作風轉變,有效增進民生福祉,助推寧德和福建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彰顯出科學方法制度的強大實踐偉力﹔“四下基層”,從寧德發端,在中華大地傳承弘揚,豐富深化發展,成為廣大黨員、干部踐行群眾路線的重要載體,在新的歷史征程上散發出更加絢麗的時代光芒。

從時代的坐標追根溯源,能更清晰地看到理論和實踐交相輝映、彼此呼應的歷史軌跡。

1988年至1990年,習近平同志在寧德工作。在寧德的一年十一個月裡,他以腳步丈量閩東的山容海納,提倡並踐行“四下基層”。這一重要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深度雕刻了閩東大地,從深層次上塑造了一方水土的精氣神,造就了今天的閩東氣質,蕩氣回腸的故事至今傳誦在八閩大地的山水之間。

——實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深入基層。”“古橋留足跡領袖風范傳天下,山鄉換新顏人民幸福奔小康。”在寧德壽寧縣下黨鄉鸞峰橋,一副對聯讓調研組長久駐足。下黨鄉黨委原副書記劉明華告訴我們,1989年7月19日,時任寧德地委書記的習近平來到這裡,“走羊腸小道、過獨木橋、攀峭壁岩石,我們拿著柴刀將擋在路面的荊棘、葦稈劈除,來回步行5個多小時,許多干部腳底腳趾都磨出了血泡”。寧德的干部群眾回憶,剛到寧德工作,習近平同志就沉下身子到基層調研,在一個月的時間裡,跑了9個縣區、13個鄉鎮、18個村、12家工廠電站和學校。在近兩年的時間裡,他全面深入地了解寧德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堅持運用唯物辯証法看待閩東貧困地區的發展問題,強調“我們不要想干一夜暴富的事情,也沒那個條件”,提出“弱鳥先飛”、“滴水穿石”等重要理念,為寧德擺脫貧困提供了指引。

多年來,這種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深入基層一線察實情的科學理念方法一以貫之。從福建到浙江到上海,“三進下黨”、“四到坦洋”、“三到三祥”、“七到古田”、“七下晉江”、“七到淳安”……留下了無數佳話。黨的十八大后,習近平總書記頂風雪、踏泥濘,訪民情、聽民意,聽真話、察真情,從黃土高原到太行深處,從南國海島到西部邊陲,從校園鄉村到社區軍營……一次次風雨兼程、一次次問計基層,為全黨樹立了光輝榜樣。

——情系於民的質朴情懷:“把心貼近人民。”在福安市下白石鎮下岐村連家船民主題展,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鄭月娥回憶起小時候的情景依然記憶猶新,“一條破船挂破網,祖孫三代共一船,捕來魚蝦換糠菜,上漏下漏度時光”。當地干部群眾介紹,在寧德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就關注連家船民的問題,到了省裡工作后,在他的直接推動下,各級各部門迅速採取行動推進連家船民上岸這一“造福工程”,讓“上無片瓦、下無寸土、以船為家、居無定所”的連家船民全部上岸定居。很多干部群眾深有感觸地說,這是習近平同志關心百姓安危冷暖、體察百姓疾苦的一個生動縮影,他一次次深入群眾,在調研中不知道“掀了多少鍋蓋、掀了多少桌蓋、掀了多少鋪蓋”。

多年來,這種心系百姓、枝葉關情的深沉情懷一以貫之。行程萬裡,不忘初心,從擔任地方領導,到成為大黨大國的領袖,習近平總書記的赤誠初心始終不變。為了人民的幸福,他問冷暖、看谷倉、揭鍋蓋、嘮家常,一往無前以赴之,夙興夜寐以求之,不遺余力以成之,團結帶領人民開創新時代歷史偉業。

——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不光要聽‘唱功’,而且要看‘做功’。”在“首次寧德地縣領導接待群眾來訪活動”舊址,一張張老照片、一份份舊物件、一件件原始文件,記錄著30多年前習近平同志敢於正視問題、善於發現問題、及時研究解決問題的擔當精神和求實作風。霞浦縣委黨校教師范秀娜向調研組介紹,1988年12月20日,習近平同志在霞浦縣委黨校參加首次地縣領導接待群眾來訪日活動,帶領地縣干部受理各種問題86件,其中12件當場答復解決,其余問題要求相關部門在一個月內必須處理完畢。寧德市委組織部的同志談到,不管是赴霞浦“接待群眾去現場”、“三赴黃振芳家庭林場”,還是“交接工作在坦洋”,都深刻體現了習近平同志重實干、見實效的優秀品質和優良作風。

多年來,這種真抓實干、擔當為民的優良作風一以貫之。黨的十八大后,習近平總書記以“時不我待、舍我其誰”的擔當、“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鍥而不舍、馳而不息”的精神,謀幸福、謀復興、謀進步、謀大同,催動著一股激蕩奔涌的執政新風席卷神州大地,領航人民共和國的航船破浪前進。

實踐檢驗真理,思想光照現實。

多年來,“四下基層”萌發寧德、造福寧德又走出寧德,在福建、浙江、上海,在全國各地落地生根,顯示出強大生命力,彰顯出巨大實踐偉力。

——“具有閩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調研組走進“中國扶貧第一村”福鼎市赤溪村,金桂飄香、青山疊翠、流水潺潺,道路整潔寬敞,白牆黛瓦的民居櫛比而立,呈現出一派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盎然生機。然而,誰知道30多年前的赤溪村有多窮?!“280多戶村民住在12個‘五不通’的自然村,住的是茅草房,點的是煤油燈,吃的是地瓜加野菜,婆媳同穿一條褲子……”土生土長的村黨總支原書記杜家住隨口道來。實現美麗蝶變的赤溪村,是寧德的縮影、福建的縮影,也是中國的縮影。

寧德市委主要負責同志介紹,多年來,寧德堅持把傳承弘揚“四下基層”制度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出台深化落實的系列文件,特別是在這次主題教育中,扎實開展“‘四下基層’貼民心、感恩奮進建新功”實踐活動,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用“走心”換“民心”、變“會場”為“現場”、以“實干”求“實績”,不斷把“四下基層”的過程,變為躬身抓落實、擔當促發展的過程。

如今的寧德,奏響“經濟大合唱”,豐滿了“弱鳥的羽翼”,地區生產總值從1988年的20.1億元增至2022年的3554.62億元,經濟總量躋身全國百強,實現了從“黃金海岸斷裂帶”到福建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的華麗蛻變。

——“閩山閩水物華新。”福建省委常委、組織部長邢善萍談到,多年來,福建省大力弘揚“四下基層”優良傳統,一棒又一棒、一程又一程,先后出台關於推進領導干部“四下基層”工作的意見、省級領導“四下基層”工作制度,今年6月、9月在主題教育期間又出台專門意見,用好《習近平在福建》系列採訪實錄、《閩山閩水物華新——習近平福建足跡》等特色教材,開展“新思想傳八閩潤人心”系列宣講活動,推動黨員、干部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

如今的福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取得更大進步,特別是進入新時代,經濟總量連跨4個萬億元台階,2022年突破5萬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2萬元,社會治理更加高效有序,生態顏值更加清新靚麗,民生福祉更加殷實普惠,廣大干部精氣神更加充沛。

——“神州萬裡處處新。”調研組一路走來深切感到,“四下基層”制度,蘊含著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實踐價值,正在廣袤的中華大地上開花結果、發揚光大。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人民至上,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續寫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勾勒出“江山壯麗,人民豪邁,前程遠大”的盛世景象。

如今的中國,經濟實力實現歷史性躍升,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高質量發展不斷邁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中華民族復興的歷史偉業不斷推向前進,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巨大的成就,証明的是思想、傳遞的是力量、增添的是信心、提供的是經驗。長期的奮斗和汗水,澆灌出一個花開的國度,書寫在每個中國人的幸福生活之中。

歷史猶如一條長河,從過去奔涌而來、向未來逐浪而去,洗煉深沉邃遠的恆久啟示。

調研中,廣大黨員、干部表示,將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四下基層”重要批示精神,著力把“四下基層”作為第二批主題教育重要抓手,貫穿改革發展始終,堅定不移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

——面向未來,傳承弘揚“四下基層”,必須“從政治、思想上同黨中央保持一致”,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越是壯闊的征程,越需要真理指引領航,越需要核心掌舵定向。”

“四下基層”首要的是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使黨的看法、主張化為人民群眾自覺自願的行動”。有了黨的堅強領導,有了科學理論的武裝,就能團結億萬人民群眾,統一思想、統一步調向前進,從而凝聚起移山填海的巨大力量。

新時代十年非凡歷程雄辯証明,正是因為確立了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黨的面貌、國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軍隊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從根本上確保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新征程上,必須持續深化踐行“四下基層”制度,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把黨的創新理論轉化為堅定理想、錘煉黨性和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強大力量,更加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萬眾一心、奮力前行。

——面向未來,傳承弘揚“四下基層”,必須“以百姓之心為心”,著力在增進民生福祉上取得新進展。

“為官之本在於為官一場,造福一方。”

“四下基層”閃耀著“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光輝,彰顯了人民領袖為人民的深厚情懷。習近平總書記跋山涉水的足跡、飽含深情的探訪,昭示了新時代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和擔當,在人民心中樹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

新征程上,必須接續用好“四下基層”這個“傳家寶”,始終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用心用情解決基層干部群眾反映強烈的“身邊事”,著力促進黨的政策主張落地生根,提高科學決策質量水平,暢通民意訴求通道,有效增進民生福祉,努力讓老百姓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面向未來,傳承弘揚“四下基層”,必須堅持“立足於實際又胸懷長遠目標的實干”,努力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和歷史檢驗的實績。

“我推崇滴水穿石的景觀,實在是推崇一種前仆后繼,甘於為總體成功犧牲的完美人格﹔推崇一種胸有宏圖,扎扎實實,持之以恆,至死不渝的精神。”

“四下基層”讓黨的政策主張從“聲邊”到“身邊”、化“腳力”為“能力”、變“坐診”為“出診”,實現從“機關會場”到“基層現場”,體現了求真務實的作風和實干興邦的擔當。

新征程上,必須大力弘揚“四下基層”優良傳統,胸懷“國之大者”,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不斷增強抵制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內生動力,久久為功、真抓實干、務求實效,為黨和人民履好職、盡好責,為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作出應有貢獻。

閩東事,天下理。一程山水,一種領悟,一份收獲﹔一次調研,一種鞭策,一份信念。調研組感到,這次蹲點調研,進一步“蹲”出了對大黨大國領袖風范的深刻感悟,“蹲”出了對科學理論的真誠信仰,“蹲”出了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蹲”出了“切實修好基層這門課”的深度認同,“蹲”出了練好“調查研究這個基本功”的行動自覺,是一場厚重難忘的“充電之行”,是一次終生受益的“補鈣之行”,是一趟滌蕩心靈的“精神之旅”。大家深深感到:

——“四下基層”價值在於長遠。這一制度起筆於現實需要,落筆答時代之問,工筆繪城鄉新貌,走筆成長遠大計,是轉變干部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重要法寶,是破解難題、推動發展的有效方法,是加強黨的建設、做好各項工作的寶貴財富。

——“四下基層”根本在於為民。新征程上,必須始終牢記中國共產黨是什麼、要干什麼這個根本問題,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能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群眾是真正英雄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不能丟。

——“四下基層”關鍵在於行動。奔赴充滿光明和希望的遠征,必須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向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

(調研組成員:劉名軍、陳文生、劉偉、馮舟、付曉東、唐名謙﹔執筆:劉偉)

來源:《黨建研究》2023年第11期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