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建寧:推動主題教育見行見效 黨建創新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福建省建寧縣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強化措施,探索推行“一表三清單”工作機制,將工作任務轉化為可視可行的路線圖,以清單管理、挂圖作戰方式,推動主題教育見行見效。
堅持高位統籌,建立“工作安排表”。圍繞不同領域、不同對象,明確目標要求,繪制重點措施“作戰圖”,確保一體推進。一是聚焦細分領域。以縣處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為重點,圍繞學校、醫院、“兩新”群體、離退休人員、縣直機關和鄉鎮、村(社區)等細分領域,分類制定“1+6”工作指導方案,分類型每月明確工作任務、每周下發工作清單,確保規定動作不走樣、階段性重點任務落實好。二是緊扣重點措施。以時間為橫軸,重點措施為縱軸,梳理6個方面92項具體任務,制定《全縣主題教育重點工作安排表》,並具體細化成直觀可行的基層黨組織實用操作手冊。同時,建立“一周碰頭、半月會商、每月調度”跟蹤機制,縣委主要領導帶頭經常性深入實地督導,確保各項任務落實落地。三是抓好“難點群體”。針對流動黨員、“兩新”組織黨員、年老體弱黨員和團員青年等群體,落實“主管部門+聯絡工作組”協同指導機制,創新推行“兩微一堂”“異鄉港灣”“暖新驛站”“青春講堂”等靈活簡便的學習方式,就近就便推動全部覆蓋。
堅持分類施策,建立“理論學習清單”。始終以“學思想”為主題主線,制定計劃、精心實施,引導廣大黨員帶著目標學、跟著計劃學,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一是以上率下領學。縣處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帶頭,圍繞指定書目、特色教材,用好用活全縣23個特色現場教學點,通過“交流研討+個人自學”“紅色宣講+專題輔導”“現場教學+推動發展”等方式,開展集中學習19次,專題研討13場,示范帶動全縣上下形成重學善學的濃厚氛圍。二是規定動作常學。以黨支部為單位,重點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和必學書目,制定理論學習清單,強化每周自主學、半月集中學、定期交流學,目前已開展集中學習1458場次,專題研討1184次,主題黨日168次。三是創新載體促學。深入開展“福源福語”專題巡回宣講,創新百姓大舞台“鄉音土話”宣學、“紅色收音機”送學、“建寧紅色故事有聲書”專欄講學、老黨員方言帶學等做法,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堅持發展為要,建立“干事創業清單”。緊扣中心工作,回應民生關切,踐行“四下基層”,推行“三正一負”獎懲機制,即項目策劃、招商引資、善於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和工作創新正向激勵﹔不作為、慢作為反向懲處,以真抓實干的成效檢驗主題教育成果。一是聚焦人居環境提升。出台《推進“千萬工程”,打造閩贛邊界樣板縣工作方案》,打造城鄉風貌、產業融合、文旅康養、生態水美、特色村落、跨村聯建6條示范帶,累計完成農房整治6000余棟,拆除破舊附屬房面積30余萬平方米,在三明市率先完成所有鄉鎮集鎮道路“白改黑”,解決城區河東片區40多年臟亂內澇問題,城鄉面貌煥新顏。二是聚焦重點項目突破。盯緊“抓大促高”工作,建立5大專題項目庫,儲備項目152個,爭取中央、省級預算內項目17個。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福建省糧儲建寧直屬庫、先正達集團中國水稻種子供應鏈創新中心等22個重點項目竣工並投入使用,城鄉供水一體化、建寧一中新校區等105個項目序時推進。三是聚焦特色產業升級。加快發展“建寧五子”+煙葉、筍竹等特色富民產業,“五子”全產業鏈總產值超過100億元,雜交水稻制種輻射帶動閩贛兩省八地市制種面積超50萬畝,全國制種大縣影響力持續提升。實施“百宿計劃”三年行動,建成永寧門、大捷塔等網紅打卡點,今年中秋、國慶節假日期間,接待外地游客近3萬人,鄉村旅游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長86.4%。
堅持立行立改,建立“檢視問題清單”。把問題整改貫穿主題教育始終,奔著問題去、盯著問題查、追著問題改,動真碰硬解決實際問題。一是“全面體檢”找准查實問題。圍繞執行上級組織決定等5個方面,用好信訪、“12345”便民服務平台等渠道,依托“近鄰懇談會”“住村工作日”等載體,深入一線、走村入戶,動態梳理群眾身邊的困難事、煩心事,形成“問題清單庫”,目前全縣各黨組織梳理問題726個。二是“解剖麻雀”推動專項整治。通過一線調研、集中研判,確定“公建民營養老機構服務不規范”等4項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納入專項整治,在深入研究政策、廣泛征求意見建議的基礎上,制定職能部門牽頭、有關部門參與的整治方案,細化成17個具體問題,目前已完成9個,推動形成多方協同的整治工作格局。三是“靶向治療”抓好常態整改。實行每周一梳理、半月一上報、每月一督查,動態更新問題台賬,區分輕重緩急,扎實推進動態銷號,已完成群眾“急難愁盼”等各類問題整改323個,讓群眾切身感受到主題教育帶來的新變化。
下一步,建寧縣將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主題教育的各項部署,學習借鑒各地各部門好經驗好做法,抓實抓細重點措施,確保主題教育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建寧縣委主題教育辦)
Copyright © 1997-202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