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陽市資陽區深入開展“農村建設一件事一次辦”

壓縮審批時限 節省群眾時間(辦實事 解民憂·一線探落實)

本報記者 申智林
2023年12月08日07:5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湖南的冬天頗為濕冷,益陽市資陽區張家塞鄉富民村村民熊立明卻仍一刻也不閑,搬砂石,扛鋼筋,在自家新砌的二層磚房裡忙得不亦樂乎。“批建一個半月,主體框架即將封頂,一直都順順利利,心裡舒坦。”瞅著紅牆灰頂的毛坯小樓,熊立明說。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益陽市資陽區切實開展調查研究,聚焦民生實事,推出操作性強、可行性高的扎實舉措,將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解決在一線。近日,記者在資陽區走訪了解到,今年以來,當地推出“農村建設一件事一次辦”審管同網升級版,通過鄉鎮試點先行,探索出保障農村建設安全、破解審批“環節多、流轉慢、耗時長”難題的新路徑,為系統提升農村建設規范性、安全性,強化基層政務“最后一公裡”服務效能,進行了有益探索。

再造審批流程

精簡整合審批環節

“農村自建房涉及資格審查、規劃審查、用地審查、安全審查,且環環相扣。”資陽區政務服務中心副主任余雷告訴記者,先不提在村組一級征求意見、公示和審查等前期准備工作,單就鄉鎮來說,因為牽涉的部門多、事項雜,難免給群眾帶來“多頭跑”“多趟跑”的困擾。

“幾乎每個部門都得現場查驗,一套流程下來,往往需要三四個月。”沙頭鎮自然資源辦主任張新飛說,村民不光申請難、准備資料難,更是容易因為資料繁雜“跑錯門”,耗時更長。以至於有的村民等不及就未批先建,邊報邊建,這又給自建房埋下了安全隱患。

怎麼保障農村建設高效又安全?在資陽區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的基層調研中,這是村民普遍關心、集中反映的難題。

“從壓縮時限這一痛點著手,我們依托湖南省‘互聯網+政務服務’平台搭建‘益陽市資陽區農村建設許可模塊’,推出建房、設施農用建設等四類‘農村建設一件事一次辦’情景套餐,優化環節、整合資源,讓群眾‘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跑’。”余雷說。

以老百姓關心的農村建房為例,利用網絡平台“一窗受理”后,原來相對分散的審批環節精簡整合為“建房申請、踏勘測量、規劃例會、定樁放線、房屋驗收”5個階段。村民在手機上一鍵上傳申請資料,或到鄉鎮政務服務專窗隻跑一次即可。各部門信息共享、並聯審批,原來3個多月的全流程辦理時限被壓縮到13個工作日左右。

張家塞鄉三星村天星片區村民胡蘭芳對此深有體會:“9月15日提出建房申請,不到5個工作日,第三方機構就到家門口測量。再過一天,鄉鎮綜合執法大隊牽頭,協同自然資源所、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交通管理站等多部門聯合小組,就一起上門勘察。”

“這期間,因為資料不齊備,還補充過兩次,但由於勘察和審核同步推進,時間一點都沒耽誤。”胡蘭芳說,前后10天時間,建房審批順利通過,她早早聯系好施工隊,及時進場。

全程幫辦代辦

降低群眾時間成本

在新橋河鎮牛眠石村便民服務站,便民服務員田玲告訴記者:“碰到不識字的村民或者上年紀的老人,我們可以全程幫代辦。”

11月5日,牛眠石村村民鐘繼鋒過來提交建房申請,田玲打印出《農村村民建房個人申請資料清單》。個人建房公示、戶主身份証和戶口本、申請表、宅基地使用承諾書等12項資料的需求清清楚楚,哪些是個人提供,哪些是由村委會、第三方提供,每項要求列得明明白白。

田玲面對面指導鐘繼鋒填完申請表和承諾書,再通過“農村建設一件事一次辦”平台錄入基本信息。當天,鎮裡就知悉申請並無縫銜接后續流程,后來,現場勘察選址、召開例會集中審批……到11月14日鐘繼鋒拿到鄉村建房規劃許可証、農村宅基地批准書,他沒再為此奔波過一次。

除了幫代辦省心,服務升級還能切實幫村民省錢。按照《資陽區進一步優化“農村建設一件事一次辦”工作實施方案》,實現全流程審批辦理“零費用”,切實為農村建設減負。

資陽區住建部門還面向建房戶免費提供上百套房屋設計圖紙。村民可結合建筑面積、風格喜好、造價預算及個性化需求自主選擇。

強化全方位監管

安全要求融入管理日常

“老鄉,建房建房,疊柱上梁,施工期間,安全千萬莫忘。”穿過施工圍擋,張家塞鄉綜合執法大隊工作人員肖威再次來到了熊立明家的新房,一邊叮囑,一邊拍攝影像上傳到“一戶一檔”數據系統。“忘不了!你們周周過來提醒,施工隊都注意著呢。”熊立明邊忙活邊答復。

“‘一件事一次辦’既要突出便民,也不能放鬆安全。”余雷表示,改革中雖然減少了前期審批的環節,但作為審批改革的配套措施,資陽區還同步完善了相關監管程序。

在事前監管方面,“鄉村工匠認証”體系被納入建設審批的必備清單。資陽區將農村有技術、有資質的工匠組織起來,經過專業考核后發放証件。不遵守施工規定的工匠一旦被發現,在考核中會被扣分甚至吊銷資質。

“現在我們都提高了認識,請工匠搞建設必須要有証書資質。”熊立明說。目前,資陽區已有155名認証“鄉村工匠”。此外,村民也可以自主填報建設單位或工匠,前提是提供資質証明並在鄉鎮備案,審核合格后方可建設施工。

建設階段,鄉鎮綜合執法大隊會開展定期巡查。“在建農房每周至少巡查一次,保留監管影像、文字檔案並上傳系統。”肖威告訴記者,如今,自建房從破土、修建到落成,用地、規劃、建設、監管等部門可以完整掌握“一戶一檔”數據信息,全區6個鄉鎮、88個行政村的村民自建房正逐步完成信息動態收集,從而實現線上線下全方位監管。

建成之后,監管信息也能為建筑的水、電、氣、網、路、快遞“六通”提供基本依據。不合規的建設項目,將不能獲得這些基礎服務。

“今年以來,資陽區持續升級‘農村建設一件事一次辦’服務,審管同網系統下,已辦理村民自建房事項131起,未出現一起違規違建現象,有力守護了村民住房安全。”余雷說。

《 人民日報 》( 2023年12月08日 11 版)

(責編:王子鋒、宋美琪)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