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實推進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走深走實

邢國忠 屈靚雅
2023年12月20日08:10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愛國主義教育,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對愛國主義教育立法工作作出重要部署。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以下簡稱“愛國主義教育法”)。愛國主義教育法旨在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傳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對新時代依法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具有裡程碑意義。

有法可依,以法治手段推進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法的制定不是憑空而出,而是循序漸進、有章可循的。作為國家的根本大法,我國憲法第二十四條明確規定,“在人民中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國際主義、共產主義的教育”。在人民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憲法明確規定的內容,頒布和實施愛國主義教育法是落實憲法規定的重要舉措。此前,《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關於教育系統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實施意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立法修法規劃》《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等一系列規范性文件陸續出台,為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制度化保障。我國也已實施一系列與愛國主義密切相關的專門法律,如國旗法、英烈保護法、國歌法、國徽法等。這些法律法規的制定實施都為愛國主義教育的立法工作做了充分的法律准備。愛國主義教育法規定了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內容,涵蓋思想政治、歷史文化、國家象征標志、祖國壯美河山和歷史文化遺產、憲法和法律、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國家安全和國防、英烈和模范人物事跡等方面,以法治手段推進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走深走實。愛國主義教育法的出台,將極大促進愛國主義教育規范發展,切實提升愛國主義教育質量,是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的法律彰顯。

制定愛國主義教育法是我國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成果。首先,制定愛國主義教育法是建設愛國主義教育法治體系、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在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下,制定完善的愛國主義教育法,有助於鞏固我國主流意識形態,激發全體人民愛國信仰。其次,制定愛國主義教育法是我國依法治國治理方略的具體展現。我國愛國主義教育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依然存在主體責任不明確、監管力度不充分、問責機制不健全等問題。制定愛國主義教育法,是我國愛國主義教育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的重要舉措,為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法律准繩,讓愛國主義教育具有更強的規范性、穩定性,將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上升到法律責任的高度。全面推進愛國主義教育法治化,有效保障了愛國主義教育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最后,制定愛國主義教育法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重要法律保障。愛國是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是每個公民應當遵循的最基本的價值准則,也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愛國主義教育法治化,有助於弘揚和傳承民族精神,凝聚磅礡力量,激發愛國熱情,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提供堅實的法律支撐。

深學細悟,全面把握愛國主義教育法

愛國主義教育,是我國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固本培元、凝心聚魂的必然要求。全面把握愛國主義教育法的內在特性,有助於多維度、多層次、全方面推進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

深入把握愛國主義教育法的全局性。愛國主義教育法全面構建愛國主義教育新格局,從國家層面對愛國主義教育進行頂層設計和謀劃。一方面,愛國主義教育法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彰顯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是對“新時代開展什麼樣的愛國主義教育”這一課題作出的法律回應,豐富發展了愛國主義的學理內涵,豐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以立法形式明確愛國主義就是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相統一。另一方面,對愛國主義教育提出了具體要求,明確強化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是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服務,為全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服務﹔明確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對象是全體人民,要貫穿國民教育體系全過程﹔明確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要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借鑒吸收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

整體把握愛國主義教育法的系統性。中國共產黨始終高度重視愛國主義教育,持續深化對愛國主義教育的規律性認識,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格局,堅持系統思維,從完善工作格局、明確任務分工、優化資源配置等方面,統籌推進愛國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法明確從上到下各級主體責任,形成黨政共管、上下齊抓、全民參與、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基本格局,使愛國主義教育發揮出前所未有的最大化、整體化、全面化的效果。愛國主義教育法對愛國主義教育各要素、各環節、各步驟進行了優化升級、耦合聯動,立足新形式、結合新特點,為愛國主義教育邁向新高度、取得新成效提供法治保障。

深切把握愛國主義教育法的實踐性。愛國主義教育法汲取了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鮮活經驗,進一步將愛國主義教育具體化、目標化。愛國主義教育法在充分把握不同層次、不同年齡段、不同群體的身心發展規律以及愛國主義教育內在發展規律的基礎上,科學劃分了愛國主義的教育對象,對加強未成年人、公職人員、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知識分子和專業技術人員、基層群眾、宗教教職人員和信教群眾的愛國主義教育作出明確規定。同時,愛國主義教育法針對不同教育對象,設計了相應的活動形式,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儀式禮儀、校園文化建設、業務培訓、精神文明建設和文化體育活動中,將愛國精神轉化為愛國行動。

久久為功,讓愛國主義扎根每個人心中

愛國主義教育的成效,事關愛國主義精神能否深深扎根每個人的心中,事關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能否順利實現。扎實推進愛國主義教育行穩致遠,需要重點圍繞以下三個方面來實施:

培育愛國主義教育法治觀念。愛國主義教育既具有道德屬性,又具有法律屬性。要以法律頒布實施為契機,廣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法的宣傳宣講,全面闡釋蘊含其中的愛國主義精神,站在法治的高度弄清楚愛國主義的內涵,引導人們把朴素的愛國情感上升為庄嚴的法律義務。組織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法各項任務的貫徹落實,通過系統化、科學化、規范化的工作舉措,厚植人們的愛國情懷,推動全社會理性愛國、依法愛國。

營造愛國主義教育良好社會氛圍。拳拳愛國心,殷殷報國情。愛國主義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團結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要牢牢把握主導權、主動權,更好發揮各類媒體優勢,在黨報黨刊、廣播電視、都市類報刊和新媒體中廣泛開展愛國主義主題宣傳,形成熱愛祖國、報效祖國的強大聲勢。統籌用好戶外大屏、移動顯示屏、宣傳欄、海報欄等公共信息傳播平台,廣泛傳播愛國主義主題微視頻、微電影和公益廣告,讓愛國主義教育融入百姓日常生活,推動愛國主義精神成為每個公民發自內心的價值追求和行為准則。

豐富拓展愛國主義教育形式。愛國主義教育法明確規定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必須緊扣新時代,把握新時代內涵。要善用新渠道、新方式、新話語對愛國主義教育進行形式和內容創新。創新愛國主義教育形式,充分利用新媒體、新技術開展接地氣、有人氣的愛國主義教育。結合“七一”“八一”“十一”等重要時間節點和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愛國主義教育活動,通過學習體驗、實地參觀、研學旅行等多種方式,拓寬愛國主義教育渠道,讓人們在實踐中深化思想認識。鼓勵創作愛國主義主題的文化精品和融媒體產品,在文學、影視、音樂、舞蹈、戲劇、美術、書法、動漫、音視頻等各類創作中,鮮明價值導向,讓廣大群眾在接受文化熏陶中升華愛國情感。

(作者分別系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