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小店區破解無物業老舊小區管理難題——

社區建立平台 人人參與管理(辦實事 解民憂·一線探落實)

本報記者 何 勇 馬睿姍
2024年01月17日07:5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核心閱讀

沒有物業公司,社區服務誰來做?提供服務的人和錢從哪裡來?如何加強監管?……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區針對無物業老舊小區的管理服務問題,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形成了“黨組織主導、物管會自管、業主參與”的管理模式,營造和諧互助的社區文化,走出了一條有效管理、長效管理的新路。

物管會成了管家平台,人人參與小區管理,激發居民主人翁意識﹔開設財務共管賬戶,財務服務“雙監督”,居民交錢又管錢﹔修繕基礎設施,解決多年懸而未決的民生難題﹔涌現一批先鋒人物,發揮引領帶頭作用,營造和諧互助社區文化……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區積極探索老舊小區的長效管理問題,形成“黨組織主導、物管會自管、業主參與”的微型無物業小區管理模式,調動起居民共商共管小區的積極性,為社區居民創造更加便利舒適的生活條件。

沒人管事怎麼辦?

物管會成了小區管家

隨著“啪”的一聲巨響,一塊三四米長的水泥牆皮從七樓房檐脫落,砸向樓下長凳旁的居民。牆皮落地后飛濺起細碎石塊,劃破了王晉武妻子的腳背,他現在想起來仍然后怕:“當時真給我嚇壞了,要是砸到頭上可不得了!”

太原市小店區馨園小區始建於2006年,房檐下的水泥牆皮因年久失修風化鬆動。王晉武隨即向物業公司提出解決房檐牆皮脫落的問題,但物業公司一直以各種理由拖延維修。長期以來,物業公司在維護環境衛生、日常服務管理等方面與居民的期待相差甚遠。久而久之,形成了“物業公司不服務,業主不願意交物業費,沒有物業費就無法服務”的惡性循環。

2021年8月,在永康北路社區的協調下,物業公司退出馨園小區。大多數居民不同意再請新的物業公司,新的難題擺在面前:小區誰來管?

永康北路社區黨委書記康俊萍心裡直發愁,這時,高會生等幾位熱心居民找到社區:“實在不行的話,我們可以暫時管起來!”

這一番話啟發了康俊萍:能不能以馨園小區為一個突破點,讓居民自己當家管理小區?

於是,由13名管理意願強的居民擔任物管會臨時籌備組成員,第一件事就是修繕小區房檐,保証居民日常安全。修繕工程開工后,小區的變化居民都看在眼裡,陸續將物業費交到臨時物管會:“原來咱自己管理了,反映的問題馬上就能解決!”

短短十幾天后,全部破損房檐修繕完畢。原先水泥脫落的房檐,如今都被重新加固整修,王晉武終於能放心讓孩子在小區樓下玩耍了。

眼見臨時物管會的模式奏了效,永康北路社區黨委、網格支部在征求全體業主意見后,牽頭成立物管會籌備組,明確業主代表資格要求、推薦方式、委員產生程序等內容,廣泛動員業主積極參與,進行大范圍公開報名。在黨小組推薦、群眾舉薦和個人自薦的基礎上,提出物管會初步人選名單,報街道黨工委資格審核后,經全體居民投票選舉產生物管會。經公示后,馨園小區物管會正式成立,並同步建立黨支部,由康俊萍兼任物管會支部書記,推進小區精細化管理。

沒錢辦事怎麼辦?

財務服務“雙監督”

記者看到,在馨園小區一進門右側的玻璃陳列櫥窗裡,“財務公開欄”下張貼著2023年12月“馨園小區物管會工作人員工資補助表”“馨園小區支出明細統計表”等各項支出的表格。

“選好‘關鍵人’以后,接下來就得辦好‘關鍵事’,辦好‘關鍵事’必須先定制度,物管會要用制度管人,用制度辦事。”康俊萍指著各項財務表單介紹。

物管會成立后,聘請了3名居民分別承擔小區管家、會計和出納員的工作,招聘保安、保潔人員共4人,並同步制定物管會議事規則、小區管理規約以及財務管理、停車管理、保潔、門衛、物業服務承諾等7項制度,張貼在小區物管會辦公室的牆上,確保規范運行。

在眾多制度設計中,最讓居民放心的是財務制度的“雙監督”模式。

物管會開設了一個共管賬戶,由1名專職網格員、1名物管會成員、1名業主代表組成財務監督小組,代表全體業主對財務收支進行監督,維修基礎設施或為員工發放工資時,需要三方同意才能取出錢款。同時,每月按時公布物業費收支情況。“大到院落整修、小到購置掃帚,每一筆支出都進行公布。”社區網格員王霞說。

除了通過財務監督管花錢,居民還能通過服務監督保質量。物管會列出基礎服務清單,向居民作出服務承諾。居民監督物管會承諾的履行情況,既可隨時向物管會提出意見,也可在每季度單元長擴大會議上,對物管會履職情況進行評議。

在“雙監督”模式下,居民對所交物業費的使用和物業服務情況心知肚明,都願意花錢辦自己家的事,按照每月每平方米0.8元繳納物業費,並自籌資金19.8萬元,解決了樓宇對講門更換、音樂噴泉維修、運動場地改造等多年懸而未決的問題。

王晉武笑著說:“現在,每一筆錢都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做的都是服務咱老百姓需要的工作。”

大事小情怎麼管?

營造和諧互助小區文化

“范師傅,家裡沒電了,我們也不敢動,您方便來看看嗎?”

接到居民的求助電話,范根通拎起工具箱,轉身下了樓。他來到小區2號樓居民家裡,打開電箱檢查跳閘原因,發現跳閘開關損壞。待居民買回配件后,范根通把新的開關配件換上,居民家裡的電力恢復正常。

范根通今年60歲,留著平頭,皮膚黝黑,是一名退役軍人,也是一名黨員。原先他在部隊裡負責發電工作,是電力維修的一把好手。暖氣片跑水、電力維修……居民家裡的小事,都是范根通心裡的大事。每個月他都會跑上三五次,幫小區裡的居民免費維修。

“都在一個院裡住著,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大家如果需要幫忙,我就主動往前靠,力所能及地做點小事情,不值得一提。”范根通說。

在小區噴泉對面的宣傳欄裡,展示著范根通等幾位黨員的先進事跡。“小區不光是老百姓居住的家園,也是精神家園,有著和諧互助的精神內核。”康俊萍介紹設立宣傳欄的由來,既讓默默奉獻的人找到了情感認同,有了歸屬感和自豪感,也讓居民記住了為小區無私服務的人,用先鋒人物的感染力帶動更多居民投身小區建設。

“老舊小區其實是一個熟人社會,每個居民都希望自己的小區越來越好,只是過去缺乏載體,現在搭建了物管會的平台,營造了黨員主動亮身份、甘於奉獻的氛圍,誰家有什麼事情都主動去幫忙,久而久之居民參與小區管理的積極性就高了,也有了主人翁意識。”小店區委組織部部長王黃林說。

去年12月15日,太原市普降大雪。范根通看著厚實的積雪,擔憂上班上學的居民不好出門。於是,早晨5點半他就出了家門,拿著鐵鍬開始鏟除積雪。20分鐘后,小區裡的居民見范師傅一人獨自掃雪,也陸續加入進來,四五個人用了一個多小時就將小區主路上的積雪清掃完畢。

“物管會自管的模式解決了老舊小區沒有人管的問題,經過時間証明是完全可行的。今年,我們將按照‘典型引路、示范先行、整體推進、全域提升’的總體思路,往更加精細化的方向推進工作,推廣一個小區就驗收一個,持續提升群眾生活品質。”王黃林說。

截至目前,馨園小區的“物管會自管”模式已經推廣到太原市小店區121個無物業小區。

《 人民日報 》( 2024年01月17日 13 版)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