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用高質量發展成效 檢驗主題教育成果

——扎實開展主題教育系列總結報道之四

2024年02月02日08:29 | 來源:湖南日報
小字號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首次邁上5萬億元新台階,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5.5%,增速持續跑贏GDP……

過去一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和多重困難挑戰,全省經濟運行穩中有進、進中提質,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取得了來之不易的“成績單”。

為學之實,固在踐履。一年來,湖南省錨定“三高四新”美好藍圖,把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與推進中心工作結合起來,以推動高質量發展、提升高品質生活、加快高效能治理的新成效,檢驗主題教育成果。

聚焦高質量發展破難題

在中聯智慧產業城上千平方米廠房內,“數字大腦”指揮調度“機器人同事”,每6分鐘可下線一台挖掘機,關鍵設備數控化率達到100%,研發和訂單完成周期分別縮短31.1%、35%。

這是湖南制造業企業乘“數”而上、加“數”前行的一個縮影。去年3月起,湖南以實施“智賦萬企”行動為抓手,加快建設智能制造工位、產線(車間)和企業,用“數字化”賦能千行百業、“智能化”武裝萬企千態,全省上雲上平台企業新增14.6萬家。

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既是主題教育的內在要求,也是其目標導向。省委示范舉辦專題培訓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的重要論述和嚴禁統計造假、嚴控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重要批示精神,市縣兩級舉辦“一樹兩嚴”專題培訓班412期,推動全省上下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樹牢新發展理念。

從省委十二屆四次、五次全會對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全面部署,到全力打好經濟增長主動仗等“發展六仗”﹔從制定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指導意見,到出台“穩增長20條”“促消費20條”“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30條”等系列“組合拳”……一年來,全省上下堅持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切實樹牢正確政績觀,堅決扛牢經濟大省真正“勇挑大梁”的責任擔當。

錨定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湖南省組織第一批和第二批主題教育單位聯動開展“走找想促”活動和“三送三解三優”行動,積極破解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問題。

堅持“送”字當先、推動政策落地——圍繞深化落實中央和省裡的一系列政策“大禮包”,省政府辦公廳、省發改委等部門收集整理160項政策措施,加大政策宣傳解讀和兌現力度,全年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超500億元。

聚焦“解”字發力、靶向聚焦問題——長沙設置400個營商環境監測點,發揮企業“觀察哨”作用,精准掌握損害營商環境的問題症結,高效解決經營主體遇到的困難。

貫穿“優”字始終、賦能經濟發展——攸縣探索出“三訪三促”“一題三包”“分片聯系”三項機制,黨員干部主動上門幫助解決急難愁盼問題777個。

聚焦高品質生活解民憂

衡量主題教育抓得實不實、好不好,歸根結底要看人民群眾能不能感受到新變化、得到新實惠。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全省上下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扎實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切實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

隆冬時節,岳陽縣榮家灣鎮六合垸退捕漁民任建波的種植基地裡,青紅交錯的小米椒挂滿枝頭。老任算了一筆賬:小米椒畝產接近2000公斤,刨去成本每畝能賺1500元左右,收入不比捕魚掙得少。

以開展主題教育為契機,岳陽縣升級改造5個漁民新村基礎設施,制定27條“一對一”幫扶措施,推動退捕漁民低收入家庭大病保險、醫療救助、漁民子女就近入學全覆蓋,讓全縣3800多名退捕漁民上岸放心、生活安心。

為民造福是最大的政績。兩批參加單位堅持把群眾最急、最難、最盼的問題擺在首位,以實際行動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數——

為了更好滿足群眾“上好學”需求,省教育廳啟動建設100所縣域普通高中“徐特立項目”,建設400所鄉鎮標准化寄宿制學校,新增100所辦學條件達標的中職學校,不斷提高優質教育資源供給能力﹔

永州市聚焦中心城區老舊小區道路破舊、亂搭亂建、雨污合流等問題,改造道路366.5千米、供排水管網75.7公裡、供電管網12.6千米,228個小區實現雨污分流,市民群眾獲得感明顯提升﹔

懷化市開展“農村新改戶廁質量大比武”活動,穩步推進廁所革命,使31641戶家庭用上干淨整潔且符合日常需求的廁所。

據統計,各地各單位共實施民生項目2.2萬個,推動解決民生領域突出問題3.1萬個﹔各級黨組織發動281.2萬名黨員承諾踐諾,為群眾辦好事實事200.2萬件。

聚焦高效能治理疏堵點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在加強基層基礎工作、提高基層治理能力上下更大功夫”。

主題教育中,湖南省積極探索由村(社區)干部擔任片長、村(居)民小組長擔任組長、村(居)民代表擔任鄰長的“三長制”,建立“片—組—鄰”的基層治理組織體系,將黨的組織“陣地”和工作“觸角”延伸到群眾家門口。

“上午才隨口說家裡漏水,下午社區就帶人來解決了,搭幫我們的好鄰長!”近日,在邵陽市大祥區翠園街道李子園社區,李奶奶逢人就要夸一夸鄰長小劉的暖心舉動。

據統計,以“三長制”為抓手,全省共調優補強村(居)民代表209.2萬名,累計為群眾解決各類問題192.4萬件,提供微服務583.4萬次,暢通基層治理“最后一米”。

不僅僅是“三長制”。主題教育中,“群英斷是非”工作法、“灣村明白人”基層治理模式等一批發軔於三湘廣袤田野的新時代“楓橋經驗”,陸續在全省乃至全國“開花結果”,推進基層社會治理效能持續提升。

同時,全省各地還以智能化、智慧化,不斷完善民意表達的平台和載體,讓基層治理真正實現“高效能”。

郴州市試點推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信息系統“百姓解憂站”並入駐“網上辦事”總入口“湘易辦”,對各類矛盾實行在線受理、有序分流、跟蹤督辦、考核評價等全周期管理﹔常德市創新開發數字化應用,實現對全市1.4萬個網格微信群全鏈接,全市通過相關App上報矛盾問題9.7萬件,辦結率達98.93%。

高效能治理,還要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

去年來,全省統籌推進掃黑除惡常態化、打擊治理電信詐騙等行動,刑事、治安案件同比分別下降5.67%、13.73%,人民群眾對社會治安滿意度評價達到95.16分,再創歷史新高。(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孫敏堅)

(責編:王子鋒、秦華)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