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時代首都發展實績交出首善答卷

北京市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綜述

2024年02月05日08:02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在全黨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是黨中央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動員全黨同志為完成黨的中心任務而團結奮斗所作的重大部署。

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市委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統一部署,堅持首善標准,統籌推進全市兩批主題教育“爭創一流、走在前列”,在京華大地興起一場直抵心靈深處的“思想洗禮”、真抓實干促發展的“能力比拼”、動真碰硬解難題的“自我革命”,以新時代首都發展的實績交出了一張首善答卷。

思想偉力進一步激發出的澎湃動力、旺盛活力,轉化為新時代首都發展的生動實踐、萬千氣象。經過主題教育洗禮,全市黨員干部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更加自覺,進一步樹立起能打硬仗、敢拼善贏的良好形象,展現了講政治、能扛活、有情懷的鮮明特質,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態勢進一步鞏固、群眾在主題教育之年有了更多獲得感。

在學深悟透上下功夫

以首善標准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牢記“看北京首先要從政治上看”的要求,市委把開展主題教育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切實扛起主體責任,全面加強黨的領導,成立主題教育領導小組,兩批共組建33個市委巡回督導組全程下沉督導,突出處級以上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這個重點,針對社區、農村、機關、國企、學校、醫院等不同基層黨組織特點,以首善標准,高位統籌,分類施策,推動主題教育不虛不偏、高質高效。

——把強化理論學習貫穿始終,全市上下形成領導班子領學促學、黨支部帶學幫學、引領帶動全社會學的學習風尚。市級領導班子帶頭先學一步、深學一層,集中5天舉辦讀書班領學,每月集中學習、專題研討。全市各單位迅速跟進,形成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的有效機制﹔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干什麼就重點學什麼,圍繞首都發展重點難點,區與區協同、區與市級單位聯動,創新開展聯學聯做,從黨的創新理論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同時,面向基層帶動社會學,培訓黨支部書記和黨員225.9萬余人次,組織各類宣講370余場,受眾2293萬人次,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把大興調查研究貫穿始終,全市形成包括5個集體調研、43個市級領導班子成員領題調研、276個各單位重點調研的“5+43+276”課題體系。各級黨員干部沉到一線“看現場”“跑工單”“走流程”“蹲點位”,勤走“田間地頭”,常聽“家長裡短”,多問“柴米油鹽”,真正把實情摸准、把民意研透,核心區央產老舊小區改造、創新主體跨區域流動和科學化配置等一批發展難題找到了“最優解”。

——把動真碰硬整改整治貫穿始終,推動解決了一批發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層所盼、民心所向的突出問題。各區局級單位、各處級單位分別確定163個、747個專項整治問題,集中力量、逐一突破,堅決啃掉“硬骨頭”。對“表現在基層、根子在上面”及單靠基層難以解決的問題,上下聯動抓整改整治,形成了整改最大合力。

——注重邊實踐、邊總結,及時將行之有效的好做法以制度形式固化下來。本市突出建立健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制度機制、完善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的制度機制、完善推進首都鄉村振興的制度機制、完善首都安全風險防范的制度機制、完善提升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精氣神的制度機制等五個方面制度機制,以制度建設鞏固主題教育成效。

在大戰大考中淬煉本領

黨旗飄揚在急難險重任務一線

前一陣,寒潮來襲,室外氣溫零下七八攝氏度,外頭冷風呼呼響,房山區佛子庄鄉西班各庄村村民佟建銀在家就隻穿一件薄秋衣,“家裡頭熱著哩!”

他的房子是二層小樓,院牆翻新、門窗換新,一層窗戶上邊,退去的洪水印隱約還能看見。去年夏天的特大洪水,鄉裡受災嚴重,水電通信一度中斷,他的房子也遭了殃。

“當時就想這個冬天可咋過?”老佟說,沒想到洪災過后,淤泥清理、壘院牆、屋內刷牆、鋪磚……很快他就住進了修繕一新的房屋,“政府不僅提供半噸水泥、1桶涂料,還給了3萬塊錢補貼。”他說,打遭災以來,自家的事一直有黨和政府關心、照顧,懸著的心也落了地。

數據顯示,去年北京特大洪水,造成受災群眾取暖設備受損約3.8萬台,應恢復修復的設備已全部修復,確保受災地區返家群眾安全溫暖過冬。

最是風雨映初心。面對去年那場百年不遇的極端強降雨,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聞“汛”而動、向險而行、戰風斗雨,全力以赴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打響了一場驚心動魄的人民保衛戰,書寫了一個又一個為民服務的感人故事,讓黨旗始終高高飄揚在防汛救災和災后重建一線。

——這場“硬仗”,始終堅持“人民至上”。本市堅持早研判、早准備,果斷提前發布暴雨紅色預警和啟動防汛應急一級響應,提前疏散4.2萬名山區群眾。災害發生后,迅速建立首都防汛救災央地聯合工作機制,組織各方力量爭分奪秒搜救失聯被困人員。7天時間應急恢復受災村供水、供電、通路和通信,受災群眾得到妥善安置。災后加緊恢復重建,759所受災學校全部如期開學,基礎設施實現常態化運行,農業生產達到災前水平,1萬余套受損農房全部修繕加固,有效保障群眾溫暖過冬,用最短時間恢復了災區生產生活秩序。按照“一年基本恢復、三年全面提升、長遠高質量發展”的思路,編制提升防災減災能力規劃體系,群策群力重建美好家園。

——這場“硬仗”,基層黨組織成為群眾最堅實的依靠。市委全面領導、有力指揮,各區各部門堅持全市“一盤棋”,推動12.3萬名干部下沉一線,10個平原區與29個山區鄉鎮(街道)結對幫扶,劃撥4300萬元黨費資金慰問幫扶受災黨員群眾。制定專項干部人才支持保障計劃,為災后恢復重建提供有力支撐。在防汛搶險一線成立臨時黨支部,把基層干部、下沉力量、駐區單位、兩新組織等統籌起來,做好救援保障、轉移安置、群眾服務等各項工作。

——這場“硬仗”,共產黨員始終沖鋒在前,勇挑重擔。落坡嶺社區黨支部書記那句“隻要我們有一口吃的,就不能讓乘客餓著”感動全網﹔十渡鎮21個村的村干部冒著危險用雙腳走出了“生命地圖”﹔龍潭街道黨工委書記磨破嘴皮子勸說群眾轉移﹔還有黨員干部把確保受災群眾安全溫暖過冬作為硬任務,把帳篷扎在村裡,把辦公桌擺在地頭,現場研究、現場辦公,跑出了災后重建安置“加速度”。極寒天氣下,北京海拔最高的江水河村室外零下30攝氏度、室內20多攝氏度,村民說“外面很冷,心裡很暖”。

在高質量發展中檢驗學習成效

黨員干部爭創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實績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最大的政治,北京的目標是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新時代首都發展的火熱實踐成為檢驗主題教育成效的“賽場”。

廣大黨員干部認真落實“重實踐、建新功”要求,爭創經得起歷史檢驗、人民群眾認可的實績。主題教育激發的動力,有效轉化為促進首都高質量發展的成效。

——首都功能進一步優化提升。新一輪核心區控規三年行動計劃深入實施,人口、建筑、商業、旅游密度持續下降。京津冀協同發展深入推進,建立三地黨政主要領導協商機制,制定協同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拆除違法建設2300余萬平方米。城市副中心框架漸次拉開,支持雄安新區“三校一院”交鑰匙項目實現學校開學、醫院開診,京雄高速、津興城際鐵路建成通車。

——發展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高。科技創新厚積成勢,“三城一區”建設進展順利,中關村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建設積極推進,涌現出超大規模智能模型“悟道3.0”等重大創新成果。深化改革開放,“兩區”建設全面升級,成功舉辦服貿會、中關村論壇、金融街論壇、北京文化論壇。全市經濟回升向好,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構建,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全員勞動生產率、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水耗等多項指標保持全國省級地區最優水平。

——超大城市治理體系進一步完善。堅持首都規劃權屬黨中央,認真落實總規實施第二階段重點任務。推動城市軌道與市郊鐵路等多網融合,城市軌道交通運營裡程全國領先。城市更新和背街小巷整治取得新進展。“百村示范、千村振興”工程深入推進,以點帶面推動鄉村振興。城市品質和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PM 2.5年均濃度32微克/立方米、連續三年穩定達標,平原區地下水位連續8年回升,全市森林覆蓋率達44.9%。

——安全發展底線進一步筑牢。在全市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和火災隱患大排查大整治,推動48萬家企事業單位自查自糾,健全完善安全監管制度,制定出台“十項硬措施”“八項強化措施”。全市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火災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與2019年同期相比明顯下降。

在真抓實干中贏得民心

以接訴即辦為主抓手深化主動治理

主題教育開展得怎麼樣,歸根結底要看問題是否解決、群眾是否滿意。

在北京,從12345市民服務熱線匯集而成的民生數據中就可以看到主題教育成效“成色”——過去一年,全市共受理群眾反映2100余萬件,市民訴求解決率、滿意率分別達到95.5%、96.1%,人民群眾在主題教育之年獲得感明顯增強。

亮眼的數據背后,是北京深入開展主題教育,堅持黨建引領,以接訴即辦為主抓手,深化主動治理、未訴先辦的“自我革命”﹔是廣大基層干部扑下身子,真情回應訴求,一件一件扎實推動群眾和企業急難愁盼問題的解決的擔當作為。

堅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本市用好接訴即辦這個辦實事、解民憂的主抓手,撬動了城市治理的深刻變革,努力解決好群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辦成一批可感可及的民生實事。

不僅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本市還向前一步,深化改革,從解決一個問題延伸到解決一類問題,依托12345這個“數據富礦”,每年聚焦群眾和企業反映強烈的高頻共性難點問題,建立“每月一題”機制,以點帶線、以線擴面、精准施策、標本兼治,推動接訴即辦向主動治理、未訴先辦持續深化。

2023年“每月一題”18個問題已完成454項任務,出台123項政策,完成年度任務目標,集中解決了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受到群眾廣泛點贊,第三方調查顯示,總體公眾滿意度達92.54%。如新開工老樓加裝電梯1099部,新完工822部,加裝電梯后,一些多年沒有出過門的老人走下樓來晒太陽﹔完成60處自建設施供水水源置換,惠及近10萬人﹔出台公交專用道優化措施,優化公交線路137條,50米內換乘比例提高到86%,群眾出行便捷的獲得感顯著增強﹔持續開展物業服務違規收費執法行動,對物業投訴前100名小區進行集中治理,有效提升了群眾的居住環境和生活品質。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老百姓的“需求清單”正在轉化為“滿意清單”——

本市圍繞“七有”要求和市民“五性”需求,著力增進民生福祉。構建通學公共交通運營管理體系,在21所學校試點,開通48條線路、100輛汽車,日均運送4100人次,實現“手遞手”安全接送,收獲上班族家長點贊“通學車安心、省心、放心,真是雪中送炭”。出台普惠托育政策,新增6000余托位,許多家庭表示“長期靠老人帶孩子吃不消,托育班解決了大問題”。創新居家養老服務模式,新建養老護理床位4106張,新增養老助餐點243個,“家門口養老”深受歡迎……實實在在的變化讓群眾在主題教育之年收獲更多幸福感。

領悟思想偉力,奮楫再啟新程。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的硬道理,不斷開創新局面,關鍵要對標發展目標和任務,全力抓好落實。全市上下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的北京篇章,更好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本報記者 武紅利)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