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人民觀點)

——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引領不斷開創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11)

本報評論部
2024年02月20日07:4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既把“中國事情”干好,也把“中國故事”講好,才能為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營造良好外部輿論環境

改變“有理說不出”“說了傳不開”的情況,避免用西方理論來裁剪中國現實,就必須立足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實踐和當代實踐,用中國道理總結好中國經驗,用中國話語講好中國故事

“在戈壁灘上建設一個新家園,這個故事太感人了。”聚焦脫貧攻堅的電視劇《山海情》在50多個國家和地區播出,深深打動了海外觀眾。近年來,國產影視劇海外表現亮眼。《人世間》早在拍攝階段就被海外公司看中,《三體》實現國產科幻劇集海外傳播“零”的突破,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長安三萬裡》在海外受到關注……國產影視劇“出海”,讓海外觀眾領略到中華文明的獨特魅力,更直觀地了解“發展中的中國”“開放中的中國”“為人類文明作貢獻的中國”。

大國發展既是硬實力的發展,也是軟實力的提升。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七個著力”的要求,其中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著力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促進文明交流互鑒”。隨著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增強國際話語權、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成為中國需要學好的“必修課”。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引領,不斷開創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就要深刻認識到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體現了我們黨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佔據國際道義制高點的戰略謀劃,就要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更好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國際話語權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增強我國國際話語權的重要任務並將其擺在突出位置,體現了寬廣的世界眼光和高超的戰略思維。指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要努力提高國際話語權”,強調“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向世界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要求“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系列重要論述,既是思想理念又是工作方法,指明了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關鍵點和著力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必須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努力形成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

今天的中國,不乏精彩的故事,需要的是精彩的講述。《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多語種版在海外引發熱烈反響﹔中非合作論壇、上海進博會、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等一系列主場外交活動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介紹中國經驗﹔“感知中國”“歡樂春節”“四海同春”等品牌活動在海外掀起中華文化熱潮……一個亙古亙今、日新月異的中國,更生動地展現在世界面前。但也要看到,在國際傳播中,還存在著信息流進流出的“逆差”、中國真實形象和西方主觀印象的“反差”、軟實力和硬實力的“落差”。隻有繼續在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上下功夫,既把“中國事情”干好,也把“中國故事”講好,才能為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營造良好外部輿論環境,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往深層看,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是中國故事、中國經驗的理論表達和理論提升。要改變“有理說不出”“說了傳不開”的情況,避免用西方理論來裁剪中國現實,就必須立足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實踐和當代實踐,用中國道理總結好中國經驗,用中國話語講好中國故事。話語的背后是思想、是“道”。不斷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就要主動宣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講清楚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讓世界更好了解中國。同時,還要創新對外話語表達方式,研究國外不同受眾的習慣和特點,採用融通中外的概念、范疇、表述,把我們想講的和國外受眾想聽的結合起來,把“陳情”和“說理”結合起來,把“自己講”和“別人講”結合起來,從深層次上增進國際社會對中國價值理念、發展道路和政策主張等的理解和認同。

1936年初夏,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沖破重重封鎖,冒險進入陝甘寧邊區採訪。他在此基礎上寫成的《紅星照耀中國》一出版,立即引起轟動,中國紅色革命的故事從此走向世界。今天的中國,正進行著史詩般的壯闊實踐,正創造著一個又一個傳奇。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們國家發展成就那麼大、發展勢頭那麼好,我們國家在世界上做了那麼多好事,這是做好國際輿論引導工作的最大本錢。”新征程上,增強底氣、鼓足士氣,完善國際傳播工作格局,創新宣傳理念、創新運行機制,匯聚更多資源力量,我們一定能把中國故事講得愈來愈精彩,讓中國聲音愈來愈洪亮。

《 人民日報 》( 2024年02月20日 05 版)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