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文明交流互鑒(人民觀點)
——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引領不斷開創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12)
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才能在包容“不同”中尋求“共同”,在尊重“差異”中謀求“大同”
全人類共同價值契合了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共同理想、共同追求,為共同建設美好世界提供了正確理念指引
不久前,在阿聯酋2024年阿布扎比國際藝術節上,中國的賀歲芭蕾舞劇《過年》引發熱烈反響。寓意吉祥的仙鶴與蒼勁的鬆樹相映生輝,扇子舞、絲綢舞、瓷器舞各具特色,糖葫蘆、轉風車、抽陀螺等營造熱鬧的廟會場景……《過年》既包含了經典芭蕾舞的元素,也融合了眾多中國傳統舞蹈和戲曲的精華,為阿聯酋觀眾送上美好的祝福。這是中華文化開放包容的生動展示,也彰顯出新時代促進文明交流互鑒和民心相通的自信和擔當。
文化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中華文明自古就以開放包容聞名於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鑒中不斷煥發新的生命力。開放包容是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必須堅持的重要原則。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七個著力”的要求,其中之一是“著力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促進文明交流互鑒”。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引領,不斷開創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就要深刻認識到促進文明交流互鑒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開放包容的胸襟格局,就要堅持胸懷天下,以兼收並蓄的態度汲取一切人類優秀文明成果,以自信開放的姿態更好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落實全球文明倡議。
從張騫西行到鑒真東渡,從萬國衣冠相會長安到海上絲路萬裡揚波,中華文明展現著對世界文明兼收並蓄的開放胸懷。立足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述“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強調“開放包容始終是文明發展的活力來源,也是文化自信的顯著標志”。從中國看向世界,提出“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強調“要堅持弘揚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呼吁“世界各國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系列重要論述揭示了人類文明發展的基本規律,體現了深厚的天下情懷和責任擔當。隻有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借鑒人類優秀文明成果,才能用“人類知識的總和”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豐沛養分,為破解人類共同難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應有貢獻。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要促進人類社會發展、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必須深入了解和把握各種文明的悠久起源和豐富內容,讓一切文明的精華造福當今、造福人類。以共建“一帶一路”為例,成立絲綢之路國際劇院、藝術節、圖書館、美術館、新聞媒體、旅游城市等聯盟,建立“一帶一路”經濟信息網絡、共建國家出版合作體、國際智庫合作委員會等平台,10多年來,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媒體、旅游等領域的合作廣泛開展,“一帶一路”成為一條文明交流互鑒的康庄大道。這說明,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才能在包容“不同”中尋求“共同”,在尊重“差異”中謀求“大同”。
全人類共同價值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價值支撐。習近平總書記在闡釋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時指出:“和平與發展是我們的共同事業,公平正義是我們的共同理想,民主自由是我們的共同追求。”這體現了中華文明和衷共濟、和合共生的一貫追求,反映了新時代中國對人類文明發展和前途命運的深沉思考,寄托著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共同企盼。全人類共同價值契合了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共同理想、共同追求,為共同建設美好世界提供了正確理念指引。
在聯合國總部,中國政府贈送的“和平尊”被永久陳列在顯要位置。“和平尊”不僅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當代文明,也體現不同文明和文化交流互鑒、兼容並蓄、共同進步。歷史已經証明並將繼續証明:中華民族是富於“人類正義心的偉大民族”,中國是一個“應當對於人類有較大貢獻”的國家,中國共產黨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的政黨”。堅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為應對全球共同挑戰提供更多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讓世界文明百花園姹紫嫣紅、生機盎然,我們必能以中華文明的新榮光,在文明交流互鑒中,為人類文明進步事業作出更多世界性貢獻。
(本系列評論到此結束)
《 人民日報 》( 2024年02月22日 05 版)
Copyright © 1997-2024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