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人民出版社精选理论扎实可读性强的新书向党员干部群众推荐,助力主题教育深入开展
生动讲述新时代故事新时代实践

“很多外国人在上海乘地铁会迷路,找不到方向,能不能做一个导图,标出‘You Are Here’,让大家清楚知道自己在哪里?去年11月,我在一次交流会议中提出了这个小小的建议。不久之后,我发现地铁站里真的增加了这样的导图。我的建议被采纳了。什么是全过程人民民主?这就是!”讲一口流利中文的澳大利亚人白马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昨天下午,《民心政治——生活中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世纪出版园举行新书发布暨座谈会,白马克是受邀读者之一。这本书被列入上海人民出版社“主题教育”书单,与其他19本精心遴选出的理论扎实、可读性强的精品图书一起,第一时间通过人民社官方微信号发布。
“全社上下很早启动了对这份书单的策划,通过申报及梳理两种方式,把近期和即将出版的新书过了一遍。”上海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鲍静告诉记者,最终发布的“主题教育‘学’什么”的书单,内容涵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党建、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国式现代化、科技创新、传统文化等领域,适合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阅读参考,“特别是挑选了一批落脚于上海实践、具有贴近性的新书。”
精挑细选精品书目
第一时间以书单形式向党员干部群众推荐学习书目,对上海人民出版社而言逐渐成为“常态”。这份主题教育书单发布前经过多轮调整,精挑细选。鲍静介绍,第一本《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习近平上海足迹》,读者已经非常熟悉。即将出版的《复兴宣言——来自新时代的上海报告》来自近年多次书写上海的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这次,作家将目光瞄准自贸区建设、大飞机工程、芯片研发、洋山深水港建设、人民城市建设等新时代改革发展的一线场景,生动讲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时代故事、新时代实践。罗峰、王公龙等编著的《新思想领航新征程》是一本纸电融合出版的作品,紧扣党的二十大报告,聚焦20个关键词,由点及面地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将学者们第一时间在阿基米德推出的音频梳理成书、扩展内容,出版社编辑们又下了一番苦功,新书有望形成“主题出版+党课”纸网联动的叠加效应。书单里还有陆铭、杨汝岱等学者所著的新书《大国经济学:面向长期、全局、多维的中国发展》,颇受关注。
在《民心政治——生活中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中,长宁区虹桥街道、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徐汇区徐家汇街道、浦东新区花木街道、黄浦区五里桥街道、虹口区嘉兴路街道等基层治理案例,让上海读者倍感亲切。鲍静介绍,凸显上海特色是这份书单的特点之一。“我们挑选了《创新引擎——迈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上海》《数智时代:AI应用与地方政府智能治理》和最新入选‘解放书单’的《数字素养:从算法社会到网络3.0》等与科创、数字、AI等热门话题相关的新书,希望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提供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操性的学习内容。”
深入基层讲深讲透
除了在官方微信号推送“书单”,上海人民出版社还制作了包含更多主题书目的书单向团体客户推荐,在上海各大书店的醒目位置开展主题书目展陈。形式多样的主题图书宣讲推广活动已在策划进行中,助力把主题教育推向高潮、引向深入。
“不少基层单位主动与我们联系,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有强烈的学习动力和需求,特别是想了解与上海实践紧密相关的内容,思考如何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进一步落实、完成党中央交给上海的任务。”鲍静说,提供集中、全面、具有针对性的最新学习内容,既是优势也是责任所在。5月、6月,围绕《创新引擎——迈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上海》《大城之治: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的上海实践》《超大城市智慧应急——全球视野下的路径探索》等书目,作者、学者将深入基层授课、讲座,不仅到党群服务中心,也到邻里汇、科创园乃至美术馆等公共文化空间。(本报记者 施晨露)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Copyright © 1997-202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