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奋斗和实干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青海各单位以主题教育成效增进民生福祉推动事业发展

2023年07月11日09:00 | 来源:青海日报
小字号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为民办实事,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青海省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紧紧围绕根本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破解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各单位结合工作职能,坚持用好“深、实、细、准、效”五字决,深入基层一线察实情、谋实招、办实事,做到查找一批问题解决一批问题,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努力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真正让主题教育成效惠民生、纾民困。

优政策抓落实 写实民生答卷

6月11日,由青海省民政厅、省慈善总会、中国移动慈善基金会及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联合实施的中国移动爱“心”行动——青海省困境先心病儿童救助(第五期)筛查活动启动。活动期间,共有317名疑似先心病儿童进行了免费筛查,确定手术适应症对象34名,确诊患儿将于7月中旬前往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接受免费治疗。

“为充分发挥民政系统自身优势,我们在全省开展民政助力乡村振兴十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其中关爱儿童先天性心脏病项目中筹措资金300余万元,赴黄南州、海南州、玉树州、海西州4个地区21个县开展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免费筛查和综合评估,对符合手术条件且自愿进行手术的先心病患儿,分批次赴国内知名医院接受全额免费手术治疗。”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说。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省民政厅党组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国家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工作要求,及时制定出台民政系统整改工作方案,以问题整改为抓手,深化主题教育出“实招”,助力乡村振兴办“实事”。

“一老一幼”一头连着“夕阳”,一头连着“朝阳”。

明确全省96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全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率达到84.21%;青海红十字医院加强老年医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开展老年相关疾病诊治探索科研项目,成立了老年病多学科协作诊治(MDT)团队;财政、税务部门制定社区托育服务税费优惠措施,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全面开展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争取国家托育服务建设专项补助资金4620万元,吸引社会资本6460万元,支持58个项目建设,新增普惠托位4620个……

省卫生健康委聚焦老人和儿童两大特殊群体,整合医疗、养老、教育、文化等资源,以建设老年友善医疗机构为突破口,优化老年人健康服务,并出台《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青海省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等,明确“政府引导、部门协同、家庭为主、多方参与”各项具体措施,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坚持学做结合 彰显民生特色

身处异地,通过视频方式即可完成庭审环节;裁判文书电子化送达,真正实现“无纸化”办案……青海省法院打造的跨网系融合法庭主要以“跨网系、多场景、云部署、智能化”为核心,将法院专网下的智慧法庭与互联网庭审功能相融合,不仅能带给人民群众便捷的司法服务,也给法院插上了信息化翅膀。

目前,全省法院跨网系融合法庭完成庭审991场、直播753件、线上签名4038余人次,已在为民服务办实事上大显身手、初显成效,切实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要求落实到司法审判全过程,更好地以司法实践成果体现了主题教育成效。

就业稳民心就稳。为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决策部署,让更多“本土”人才扎得住、扎得稳,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会同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制定《青海省农牧民职称评定工作实施方案》及配套管理办法,全面畅通农牧民职称晋升通道。近日,全省首批201名农牧民获得职称。

“开展农牧民专项职称评审,旨在培育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牧民队伍。申报人员可自主选择申报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6个专业类别高、中、初级职称。职称评审坚持以德为先,注重实绩,对学历、资历、论文、科研成果等不设‘门槛’,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综合能力,鼓励引导农牧民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业绩显著、贡献突出的农牧民,可通过‘绿色通道’,直接‘一步到位’评定高级职称。”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说。

仲夏已至,“春风”依然。“我通过青海税务App税费管家模块,提交了申请留抵退税的咨询,税费管家马上电话联系帮我解决了问题,33万元增值税留抵退税款很快就到账了。这个线上功能,真的很方便。”青海鸿志物流有限公司办税人员马洪昌说。

今年以来,青海税务系统组建了省、市、县三级“税费管家”辅导团队和线上线下全覆盖帮办工作团队,配备以业务骨干为核心的“税费管家”600余名,向全省12万户企业纳税人推送“税费管家”联系卡,线上配套打造电子税务局和青海税务App端“税费管家”功能模块,实现了“问题找我”“政策找人”“红利送人”。

聚焦急难愁盼 办好民生实事

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全省各单位坚持边学习、边调研、边检视、边整改,集中发力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广大群众切实享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成效。

——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办实事、破难题、解民忧,促进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

青海省乡村振兴局落实好现有创业扶持优惠政策,财政衔接资金优先保障到户项目资金需求,鼓励支持脱贫户、监测户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小店经济”“夜市经济”和“电商经济”,创办投资小、见效快、易转型、风险小的经济实体。在有条件的集中搬迁安置区推进就业服务网点和就业服务窗口建设,综合运用产业发展带动、以工代赈吸纳、帮扶车间安置、公益岗位兜底等举措,帮助更多搬迁群众实现就业。依托“青海省脱贫户收入季调度系统”,做好数据采集,定期分析收入,强化监测预警。

——把主题教育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职责紧密结合起来,着力谋大事、抓要事、解难事、办实事。

羊曲水电站作为青海省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重点建设工程,自2021年12月截流复工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地区部门通力协作下,为建成投运后有力提升我省能源保供、错峰调节能力,全面发挥发电效益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水电站存在建设移民安置遗留事宜,未纳入安置范围的兴海县唐乃亥乡上、中村居民住房于2017年拆除后,安置房及相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

调研了解这一情况后,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把解决好唐乃亥乡上、中村居民安置点建设问题作为深入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的一项重要工作,全面启动唐乃亥乡安置点居民住房、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并督促地方政府依法依规开展项目立项审批,有力解决问题,有效化解矛盾,切实满足群众合理诉求。

经努力,唐乃亥乡安置点居民住房、道路、绿化、电力、公共活动场所、村卫生室建设于近日全面启动,计划2025年全部建成投用。

——把理论学习焕发出的热情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和工作激情。

为使基层各级办证窗口满足群众用证需求,青海省公安厅居民身份证制作中心分批由中心领导带队,前往海东市、海南藏族自治州、西宁市等户籍窗口(办证大厅)开展居民身份证业务培训“送教上门”活动,对居民身份证异地通办、居民身份证手机扫码邮寄业务、居民身份证人像社会化采集等开展业务培训。(本报记者 王菲菲)

(责编:王子锋、王珂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