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好“千万工程”离不开“四千精神”

陶骏
2023年07月17日08:43 | 来源:学习时报
小字号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随着各地实践的增多与深入,其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理论价值不断彰显。浙江的“千万工程”之所以能成事、干出彩,是多方面因素叠加的最终成果,更是上下同欲、善谋实干的必然结果。在这当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浙江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形成的“四千精神”,有了这种精神的支撑浸润,“千万工程”在浙江才能行稳致远。

浙江是传统意义上的“资源小省”,与同在长三角区域的江苏、上海比,浙江属于典型的“后进生”。1978年,浙江GDP只有0.01万亿元,是江苏的一半,在全国当时28个省市区中排第12位,只能算中游水平;人均GDP仅331元,不到上海的八分之一,排全国第16位。当时的浙江全省工业增加值仅47亿元,占全国比重为2.9%,而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高达74.8%,属典型的农业省份,“三农”基础极为薄弱。

创业之初的浙江干部群众,面对这种“窘境”,并没有“等靠要”,而是凭着不甘人后的精神大胆“走出去”“引进来”。很多“创一代”当年搭上全部身家“豁出去”干,才有了后来的逆袭改变,浙江人“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也得以响彻世界。“四千精神”的语境也从最初的形容商界创业创新中“敢为人先”的冲劲,逐步延伸到了干部群众改革攻坚中“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拼劲。正是靠着“四千精神”,浙江的民营经济做大做强,浙江各项改革创新事业奋起直追冲到了全国的第一方阵。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曾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栏目发表《不畏艰难向前走》一文,充分肯定“四千精神”:浙江之所以能够由一个陆域资源小省发展成为经济大省,正是由于以浙商为代表的浙江人民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正是由于历届党委、政府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大力支持,放手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后来更是勉励浙江“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依然可以看到“四千精神”的脉络纹理。

理清楚其中的精神脉络,我们才能弄明白“千万工程”为何可以在浙江大放异彩,并持续迸发出无限活力和潜力。如果不肯放下架子“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如果不敢谋划在“零资源”的土地上“无中生有”,如果不愿尝试在“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狭小空间中求新求变,当然干不好“千万工程”。当下,全国各地都在点赞“千万工程”创造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图景,都在研究分析浙江美丽乡村的“成功密码”。因此,在深刻领悟浙江生态之美、整体之治、产业之兴、民生之富的同时,也要看到浙江干部群众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奋进征程中的谋事之实和成事之道。

扎进去,也要跳出来。农业农村工作是最基层的工作,必须深入一线、深入群众,但在扎进基层充分掌握本地情况同时,也要善于跳出“三农”看“三农”。解决一地一域的问题,有时需要有“外因”来产生“催化效应”,通过其他地方、其他领域的实践经验去寻找破题思路和解题新路。

做得好,也要说得巧。当前,浙江很多地方都在着力将农业、文化、旅游、休闲有机结合起来,力求将美丽乡村的产业“流量”变成富民强基的经济“留量”,把季节性“网红”果蔬变成常态化“长红”产业,着力从“千村一面”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从“点上富裕”向“全民共富”推进,打造更具乡土魅力、更有吸引力的和美乡村。但“酒香也怕巷子深”,中国的市场太大,大家的选择太多,要想脱颖而出,一方面必须把特色亮点打造好,另一方面要放下身段,拿出“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的劲头,做好推介宣传。

转作风,也要塑民风。搭乘“千万工程”快车,中国无数的乡村,实现了从昔日的“贫困村”到“小康村”再到“美丽村”“共富村”的转变,但千变万变,产业变强、农村变富是关键。在兴业致富的道路上,各级党政部门的作风转变很关键。遇到问题怎么办?是坐等时机成熟,还是主动创造条件、制造机遇?实际工作中,光靠农口干部、援建干部想办法是行不通的,得让各条线上的干部一起为“三农”工作出点子,还得尽可能地把基层的百姓群众都动员起来。如果没有众人拾柴“想尽千方百计”,就不可能找到最适合当地的“锦囊妙计”。

学样子,也要撸袖子。别人写在纸上的经验,如何“嫁接”在本地区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需要深入调研、系统谋划、不断尝试。对照先进“学”,到底管不管用、好不好用,还得亲自撸起袖子加油干起来才知道。总之,在推进工作过程中,要做好“吃尽千辛万苦”的准备,顶住各方压力,真正做到敢担当、善作为。

(责编:王子锋、王珂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