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主题教育实效助力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年08月25日10:01 | 来源:旗帜网
小字号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国家外汇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坚持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基层一线听取银行、企业和外汇分支局的意见建议,积极运用党的创新理论分析外汇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改进举措,深化整改整治,推动外汇政策精准落地,助力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

稳慎推进资本项目开放,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持续深化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改革,强化外汇服务功能,稳妥推进资本项目高水平开放。

优化跨国公司跨境资金池政策,支持总部经济发展。为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经过广泛调研和深入研究,国家外汇局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在北京、广东、深圳推出跨国公司本外币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推动相关资金管理规则标准的开放。试点进一步推动相关政策惠及更多企业,增大了企业跨境资金运营的自由度,简化了备案流程和资金使用管理要求,有效提高跨国公司全球资金在岸归集度和资金结算安全性,便利企业统筹资金划转与运用,大幅节省财务成本,有力提升业务办理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率。

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支持服务科技创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论述,创新性出台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资本项目支付便利化、QFLP等多项试点政策,大力支持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如西部某高新技术企业净资产规模较小,短期资金周转困难,国家外汇局指导当地分局加强工作指导,引导企业参与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跨境融资试点,获得一定数额的外债额度。同时,为更好便利企业境外与境内业务联动,指导银行为企业办理异地外债结汇,切实缓解企业短期资金周转压力,降低企业综合管理成本。

持续提升外汇检查精准打击能力,维护外汇市场稳定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决策部署,统筹发展与安全,突出以学促干,持续提升打击外汇领域违法违规行为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坚决维护外汇市场健康秩序和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深化调查研究,加强外汇非现场检查能力建设。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如何紧跟金融科技前沿提升外汇非现场检查成效,研究选定调查研究事项,找准当前外汇非现场检查能力建设存在的短板和弱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围绕外汇非现场检查的数据基础、指标模型、工作机制以及业务保障等重点方面开展系列调研,实地走访地方公安相关部门,座谈交流科技与监管融合经验,赴浙江、广东、山东3家外汇局全国数据研判中心召开座谈会,组织对全国36家分局及其辖内中心支局的非现场检查人员开展问卷调查,多措并举梳理非现场检查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研究对策建议,为进一步强化科技助力外汇监管提供重要参考。

勇于攻坚克难,建立科技赋能外汇检查的长效机制。以提升非现场系统的异常监测智能化与风险预警科技化为设计理念,在全国上线运行外汇非现场检查分析系统三期,在数据维度、异常分析等方面强化风险监测的及时性和敏锐性,着力提升监管成效。面对非法跨境金融活动新情况新特点,及时梳理总结可疑交易相关特征等信息,利用大数据、专家规则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17个跨境资金流动重点领域和渠道业务场景下的200多个指标模型,实现资金穿透式分析,深入挖掘异常线索,提升对非法金融活动的精准打击能力。

充分用好外汇科技,助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回应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强化科技赋能,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

着力纾解外贸企业仓单融资难题。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外贸企业仓单融资需求越来越高,但银行在提高业务标准、加强风险防控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国家外汇局坚持问题导向,组织赴青岛开展现场调研,实地走访相关涉外贸易企业,组织部分商业银行座谈,详细了解银行、企业关于仓单融资等跨境金融服务的难点与诉求。同时,与分局、银行联合研究解决问题的思路举措,通过加强与港口、仓储、物流等部门合作,深化科技赋能和数字赋能,进一步细化仓单融资业务流程、数据要素等内容,提升标准化水平,研究设计以“货物可追踪、仓库能控货”为核心的仓单融资应用场景,持续推进外汇局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以下简称跨境平台)中欧班列齐鲁号仓单融资功能、广西港航融仓单融资功能建设开发,探索建设山东港仓单融资场景,有效纾解企业仓单融资难、银行风控难题。

进一步深化金融科技创新应用。积极应对数字经济发展新趋势,统筹发展与安全,加强跨部门合作,深入挖掘跨境平台数据潜能,优化跨境平台服务场景,提升金融助企纾困质效。加大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齐鲁号和长安号等服务“一带一路”相关应用场景的标准化研究,探索将场景复制到“一带一路”沿线更多区域,提升场景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继续加强对银行特色场景建设的指导,鼓励银行创新服务中小微企业新模式,依托跨境平台在优化业务流程方面的优势,推动银行网银系统与跨境平台对接,进一步提升融资业务办理的线上化水平,营造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外汇金融服务环境,切实提升融资服务效能。

截至今年7月底,国家外汇局跨境平台累计助力2万多家企业获得融资金额超过2700亿美元,其中70%以上为中小企业,在支持“一带一路”及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建设、服务中小微企业融资等普惠金融发展等方面持续破局,不断为涉外经济发展注入科技动能。

加强外汇管理前瞻性研究,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坚持把做好形势政策研究作为基础性工作之一,着力形成高质量研究成果,为深化外汇管理改革提供决策参考。

推动自贸试验区外汇创新政策复制推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决策部署,主题教育期间,组织对21家自贸试验区外汇创新政策实施情况开展调研,研究论证政策复制推广的可行性。调研结果显示,自贸试验区发展态势良好且主体多元,部分创新政策复制推广至全国有利于更好满足市场主体需求,助力提振经济。同时,重点调研分析各自贸试验区的区位特征、跨境收支结构以及产业优势,探索结合各区域特点,给予差异化外汇政策供给,精准满足市场主体需求,更好发挥自贸试验区在体制机制创新和开放政策先行先试方面作用。

探索建立科学化、制度化的政策评估体系。主题教育期间,以前海、横琴、南沙三大平台为重点,先后组织对前海和横琴“金融30条”中外汇政策以及外汇支持南沙高水平开放政策落地情况、“跨境理财通”试点情况等开展调研,科学评估政策落实成效,分析研究进一步优化外汇政策。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政策评估工作制度机制,通过分区域、分政策、分主体的调查问卷或座谈方式,获得一手调研材料和数据;通过设定完善的事后和事前指标体系,定量评估政策便利化程度和可行性。同时,进一步完善“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形成报告—持续完善”的标准化流程,不断提升政策评估工作的科学性与系统性,为深化外汇管理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研究支撑。

下一步,国家外汇局将继续坚持务实工作作风,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效,进一步深化外汇管理改革,推动外汇市场双向开放,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外汇力量。(国家外汇管理局机关党委)

(责编:王珂园、秦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