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云浮:“学、研、改、立、评”,推动主题教育与为民办实事互融共进


广东省云浮市坚持把“四下基层”同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等主题教育重点措施衔接联动、一体推进,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出发点,用好“学、研、改、立、评”五字诀,学出为民情怀、研出便民之策、改出惠民成效、立起利民制度、评出爱民实效,推动主题教育与为民办实事互融共进。
原原本本“学”,厚植人民至上的为民情怀。坚持把“学思想”作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首要任务,突出抓好“绝大多数”,统筹考虑“特殊群体”,持续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筑牢根本,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将“人民至上”的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入脑入心。推广“网格化+清单式”管理模式,每月分领域发布组织生活清单,部署开展“十万党员进党校”学思想,各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实现基层党员参加学习教育全覆盖。深入开展“三讲三听”、宣讲“六进”等活动,用好“373”工作法,构建“线上+线下”“全覆盖”实时学模式,强化普通党员开展理论学习实效。深入开展“立足岗位作贡献”、“学习身边榜样”、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向群众讲政策,与群众“唠嗑”,让更多惠民政策深入群众、深入民心,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全面深入“研”,找准民之所急的务实举措。践行“深、实、细、准、效”调查研究五字诀要求,坚持领导干部示范,引导带动党员干部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医院、学校、“三新”组织等基层单位把脉,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主动调研,抓住不放,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持续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县处级领导干部带头采取“四不两直”方式直入基层开展调研,召开调研座谈会,调研访谈基层干部群众,聚焦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等民生领域,制定为民办实事清单185个,梳理明确为民办实事1134项。落实“三联系”、“双报到”、“双服务”直达基层,推动在基层一线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3万个。开展基层治理“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多渠道、多领域倾听群众呼声,及时捕捉“小矛盾”,将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共排查发现有问题隐患的对象数655个,完成整改558个。聚焦减负便民,梳理基层治理微服务清单,推动健康诊疗、基础金融、农技服务等一批基层能办、百姓实用的事项下沉村(社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把基层治理“关键小事”办成“暖心大事”。
标本兼治“改”,增进惠民利民的民生福祉。坚持把检视整改与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全面查找工作上的短板和不足,制定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措施,做到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真抓实改,切实把整改成效迅速转化为服务群众可知可感的民生福利。紧扣教育领域抓整改,完善以财政补贴、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等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推动全市中小学学校课后服务自2023年9月开始全面落实4元/天收费标准。紧扣民生领域抓整治,扭转“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补短板模式,推动“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务、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间隙管理向连续管理”三个转变,实现农村居民“能喝上水”与“喝上好水”两大目标,一次性彻底解决云安农村居民“守着西江没水喝”和“用水难”问题。
着眼“长久立”,巩固为民服务的长效机制。坚持举一反三、建章立制,加强制度建设,巩固形成一批服务群众的制度机制,常态长效解民所忧,纾民所困。全市各级党组织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完善工作流程557项,基层党组织方面362项,推动把“解决一件事”升格为“解决一类事”。建立“民呼我为”“接诉即办”工作机制,提升“12345”便民热线服务质效,让群众线上“说事”,责任单位线下办理,为群众办理教育、医疗、养老等实事869件,做好为民服务“加分题”。研究形成“1+4+1+1”工作机制,推动全市1.4万多个村(居)民小组实现运作规范化制度化,打通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的“最后一米”。建立健全基层治理“平急结合”机制,统筹协调基层治理队伍,精准划分管理治理单元,常态化推进党员联户,积极投身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工作一线。在抗击台风“三巴”和防御南江特大洪水中,实现“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目标。创新推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银行融资、市场推动、村村参与的“政银企村”共建模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17个“政银企村”共建养殖小区项目今年将全面建成投产,将提前两年实现村级集体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的省定目标。
接受群众“评”,立起开门搞教育的鲜明导向。坚持把人民满不满意作为评价主题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突出在与群众关系密切的教育、就业、医疗、托育、住房、养老、交通等领域,视群众为裁判,以“效果明显不明显、群众满意不满意、履职到位不到位”为衡量标准,问效于民。通过党员领导干部下沉一线座谈回访,“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方式开展实施效果评价,拓展群众评价渠道,不断提高评价对象、评价事项以及评价渠道的覆盖率,力争做到“一次一评”“一事一评”无死角,实现“线上+线下”全覆盖,提升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质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通讯员 谢仁亮)
供稿:广东省云浮市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Copyright © 1997-202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