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萍乡安源区:以“实”为要推动主题教育见行见效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紧扣“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把“三个实实在在”的要求贯彻于主题教育全过程,通过高频调度、高点谋划、高标推进、高效落实,确保主题教育见实效,人民群众得实惠。
高频调度夯实理论学习。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是立身之本,第二批主题教育期间,安源区始终坚持一以贯之抓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通过扎实区委领头学,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组织开展专题理论中心组学习4次,专题研讨4次,讲授主题教育专题党课29次,充分发挥了领学带学促学作用;善用旧址现场学,以“革命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依托安源丰富的红色资源,组织县级领导干部参观在安源路矿工人运动俱乐部旧址接受专题辅导,开展交流研讨,传承发扬了红色革命传统;推进分类指导学,以“精准滴灌”强化“系统成效”,通过“工间一刻钟”“暖新驿站”“乡音传党音”“网格驿站恳谈会”“小区廊亭宣讲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开展基层书记带着学、模范党员示范学、流动党员线上学、“三新”人员深入学习等,切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高点谋划抓实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安源区大力弘扬寻乌调查唯实求真精神,坚持将调查研究工作贯彻主题教育全过程。区委书记率先垂范,聚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经济发展难点堵点事项,列出了“不能解决基层实际问题的课题不领”“不能转化实际成果的课题不领”等8项“不选”清单,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开展“安源红”党建工作专项调研,通过“面对面”倾听群众心声,认真解剖“麻雀”,切实把情况摸清楚、把问题找准确、把对策提扎实,以钉钉子精神有效把“问题清单”转化成“幸福清单”,通过“安源红”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幸福360工程”实体化运作,扎实推进大气污染等10余项问题解决。目前,全区35名“领题”县级领导干部,围绕领衔课题,深入基层调研51次,现场解决各类实际问题46个,并梳理出“医联体能力提升工程”“‘安源红’养老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工程”等民生实事重点工程10项。此外,区委主题教育办每周召开调研课题联席会,打破单位职能权限,共同研究破解基层解决不了的堵点难点问题,达到“解剖一个问题”推动“解决一类问题”的良好联动效果。
高标推进落实整改整治。整改整治是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尺,安源区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整改为目标,动真碰硬,通过领导带头找题、部门主动选题、面向群众征题、上下联动解题,“四题同答”抓好检视问题动态更新、整改落实。目前,已自我剖析“四套班子”问题清单34个,启动销号程序22个,梳理民生项目清单9项,收集县级领导干部个人问题清单282条。并针对省委主题教育督导组调研指出的5个共性问题和我区整理上报的7个个性问题,实行台账式管理、项目化推进,立足全区实际,制定了主题教育中开展专项整治的工作方案,围绕着“基层治理”“招商引资”“乡村振兴”“国有资产盘活”等领域问题细化了6个专项整治子方案,其中有11条措施已整改到位,1个问题已达到销号要求。为推进重点信访问题解决,制定了信访包案清单18条,通过抓好上下联动整治,调度解决中央、省交办的重复信访专项治理件4件,成功化解中央信访联席办交办的第三批涉法涉诉信访积案。
高效下沉走实高质量发展之路。安源区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领域、不同岗位的特点和实际,统筹安排、精准指导,制定下发《县级党员领导干部挂点联系基层支部工作安排》,全区31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66个区直机关单位,下沉基层支部,做到挂点指导全覆盖,并通过“二次选岗”下派,行业主管部门、镇街下沉的方法,共选派党建指导员200余人,做到重点指导全覆盖。此外,安源区将主题教育与省委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市委强化“六个聚力”与本区“三区同振、城乡融合”目标任务相结合,奋力推进产业转型、城市更新、景区建设、营商环境优化、乡村振兴,让群众享有更多发展红利。目前,组织开展现场办公下基层51次,化解了群众矛盾64条;组织开展信访接待下基层9次,化解群众信访积案6件;组织开展股长办事流程“大体验”活动200余次,为群众办理业务100余件。此外,安源区还深入推行“红管家”社区物业党建联建管理模式,通过抓实做优小区管理服务,共解决新增电动车充电桩、智能垃圾分类驿站等各类群众关切问题300余件,开展志愿服务4000余次,化解邻里纠纷350余次。
(供稿: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宣传组)
Copyright © 1997-202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